三、军事教育训练与军事教育训练学的形成和发展

军事教育训练是伴随着战争的出现而产生,随着战争实践和武器装备的发展而发展的,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在部落(氏族)之间发生的武力冲突中, 就出现了军事训练的萌芽。进入奴隶社会后,随着军队的出现和战争的扩大, 有了以练习武艺为主要形式的军事训练。

**(一)冷兵器时代。**军事训练主要是教习使用冷兵器进行格斗和演练阵法。中国夏、商出现了战车,军事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对弓矢、戈、矛一类冷兵器的使用和车阵战术,常以围猎进行军事演习。春秋末期,吴、越等国的舟师(水军)曾在海上进行过训练和演习,战国以后,步、骑兵逐步取代了车兵,军事训练主要是教习射法、戈法、剑道、手搏等技能和步骑兵的协同作战。在《孙子》、《尉缭子》等军事著作中对军事训练已有专门论述。公元前 4 世纪和前 2 世纪,古希腊各国和古罗马军队军事训练的内容主要是排演阵形,学会使用兵器,进行白刃战,在短距离内作战和攻打城堡作战等。

**(二)火器时代。**中国宋代发明火器,到 13—14 世纪中国元朝时期, 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属管形火器,并出现了装备火炮的炮手军,有了教习炮法的训练。火药和火器技术传到欧洲后,15—17 世纪初,欧洲一些国家的步兵装备了火枪,炮兵装备了轮式火炮,掌握使用火器和线式队形作战,成了训练的重要内容。明朝永乐年间,军队设置了装备火枪、火炮的神机营, 军事训练中掌握火器训练的内容逐渐增加。著名将领戚继光在所著《练兵实纪》中,总结了使用冷兵器和火器的训练经验。他于 1572 年冬在蓟州镇组织

了一次为期 20 天有 10 万余人参加的军事演习,表明军事训练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18 世纪以后,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建立技术兵种,出现了野战、攻城和要塞炮兵,建立了一批军事技术学校,用于培养专门的军事技术人才。后来,欧洲国家的军队装备了后膛枪,引起了军事训练的一系列变革。著名军事家拿破仑、克劳塞维茨、苏沃洛夫等有关正规军队训练方式和战斗运用的论述,在一些条令、教令中得到反映,成为当时军事训练的基本依据。

中国北宋时期开始建立武学,以《武经七书》作为武学必读之书。明朝设京卫武学和省卫武学,训练年轻武官及继承武官禄位的子弟。19 世纪后半叶,清朝开始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和新式武器,开办船政学堂、水师学堂、武备学堂等,编练新式陆军、聘用外籍军事教官,开展了使用新式武器及相应战术的军事训练。1906 年,清朝创办保定军官学堂,培训高级军官。1924 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黄埔军官学校,学习战术、兵器、筑城、地形、交通通信“五大教程”和步兵操典、射击教范、野外勤务等,实行军事、政治训练并重的方针,为国民革命军培养了大批骨干。

**(三)机器和核武器时代。**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坦克、火炮、飞 机、舰艇等大量新式技术装备投入战场,许多新的军种、兵种和专业部队相继组建,军事训练规模、体制、内容、方法都有了很大改革和发展,开始了军兵种的协同作战训练。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对军事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是:

1、在现代条件下的军事训练中,军官训练成为重点。许多国家把军官训练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规定军官必须经过院校严格培训才能任职和晋升。各级各类军事院校成了培养和储备军官的主要场所。

2、技术训练摆到了重要位置。现代军队武器装备种类繁多,技术复杂, 在军事训练中要求增加专业技术训练的比重,并增加训练时间。

3、军事演习成为诸军种、兵种联合作战的主要训练方法。现代战争参战的军种、兵种多,作战样式复杂,协同动作要求高。军兵种协同训练和联合作战演习作为军事训练的高级形式受到普遍重视。

4、研究现代战争的经验,不断改进和丰富军事训练内容,探讨新的军事

理论,并通过训练进行检验、补充,不断发展和完善军事理论。

5、注重军人的精神政治素质训练和体能锻炼,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军人具有坚定的信念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6、注意采用现代化训练场地和训练设施,组织部队在近似实战条件下进行训练;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不断改进军事教育训练手段,提高训练效果。此外,还通过多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预备役人员进行训练,使其成为战时动员和快速扩编的基础。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教育训练。**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红军主要靠实战锻炼部队,同时注意利用各种途径包括战斗间隙教育训练部队。1928 年在井冈山开办了第一个教导队,尔后相继建立了工农红军学校、红军大学和一些随营学校。部队边战斗、边训练,不断提高军事技术、战术水平。抗日战争时期,红军大学改为抗日军政大学,各根据地先后成立了 11 所分校

和少量专业学校。这些学校边进行军政训练、边战斗、边生产,培养了 20 余万干部。部队在军事整训中进行了射击、刺杀、投弹、爆破等技术训练, 以及游击战战术和近战、夜战训练。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把军队整训列为“十大军事原则”内容之一。部队着重训练运动战、攻坚战、夜战、近战的战术和射击、刺杀、投弹、爆破、土工作业等“五大技术”。军事学校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各战略区先后成立了军政大学和后勤、卫生学校,有的还创办了通信、工兵、航空、炮兵学校,力部队输送了大批指挥和专业技术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陆军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诸军种、兵种合成军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进入了一个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新时期,军事训练成为军队建设的中心任务。中央军委明确了教育训练的指导思想;建立各级训练领导机构,形成了教育训练体制;相继建立了 100 余所高、中、初级指挥院校和各级各类技术专业院校,形成了完整的军官培训体系, 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后勤军官和专业技术军官。部队训练多次掀起练兵比武高潮,从而提高了全军的军政素质。

1965 年以后,由于林彪大搞“突出政治”,使军事训练遭到严重破坏。

1972 年,叶剑英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后,全军加强了军事训练,开办了近 900 个教导队,恢复部分军校,普遍轮训了基层干部。1975 年以后,邓小平提出了“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的重要方针。1977 年,中央军委作出了

《关于加强部队教育训练的决定》、《关于办好军队院校的决定》。

1981 年秋季在华北地区举行的大规模军事演习,标志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现代条件下诸军种、兵种合同作战训练已经达到了新的水平。近几年,加强了对军事教育训练理论原则和规律的研究,不断进行军事教育训练改革,力求使军事教育训练适应和平时期军队建设和现代战争的要求,推动了我军军事教育训练的理论和实践向新的阶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