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武器装备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陆军武器装备的发展主要着眼于加大火力强度与密度,提高部队的机动能力、生存能力和后勤支援能力。其中,较为显著的几个特点是,地面部队在摩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向装甲化、自行化方向发展; 精确制导的反坦克导弹在反坦克武器中的作用日益显著;直升机得到广泛使用,已成为陆军部队的重要装备;地地战术导弹大量装备部队,与地炮相结合,构成完整的压制火力配系;指挥系统和武器控制日益自动化。

各国地面部队在摩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向装甲化、自行化方向发展。导弹核武器的出现,使在核攻击条件下生存力和战斗力最强的装甲部队的作用日益突出。地面部队大量装备坦克、步兵战车、自行火饱和各种装甲工程车辆,形成较完整的装甲车辆体系。其中,坦克仍是地面部队的主要突击力量。

坦克已发展了三代,目前正在发展第四代。现代的主战坦克,采用大口径、高膛压火炮,口径达 120—125 毫米。最大有效射程 3500 米,射速每分

钟 15—16 发。

70 年代装备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厚度约 500 毫米,能击穿主战坦克的前装甲。由于数字式火控计算机、激光测距仪、红外夜视仪、热成像等技术的应用,使坦克火控系统的反应时间缩短到 10 秒左右,行进间射击的命中率提高到 65—68%,并增强了夜战能力。由于改进了动力装置,采用了复合装甲等新技术、并装备了较完善的防核、化学、生物武器装置,坦克的机动性和防护能力有了更大的提高。

精确制导的反坦克导弹在反坦克武器中的作用日益显著。现代地面作战的主要特点是运用坦克机械化部队实施宽正面、大纵深、高速度进攻。因而, 对集群坦克的防御是现代战争的重要任务。阻滞集群坦克的进攻须以多种反坦克武器配合使用,构成远、中、近火力配置体系。在各种反坦克武器中, 反坦克导弹由于它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重量轻,能从地面或空中发射, 已成为反坦克的主要武器。

反坦克导弹按制导方式可分为三代,第一代反坦克导弹采用目视跟踪, 手控有线指令制导。第二代导弹通常采用光学跟踪,红外半主动制导。速度比第一代提高一倍。命中率可达 80%左右,操作简便。其缺点是破甲威力不足,射手容易暴露。正在发展的第三代反坦克导弹使用激光、毫米波、红外成像和光纤制导等光电新技术,特点是“打了不用管”,即发射后不用外部指示器导引,使射手能隐蔽并攻击另一目标。反坦克导弹有车载、机载和便携式,射程通常为 200—4000 米,有的达 7000 米。反坦克导弹通常与火箭筒、无坐力炮、反坦克炮和火箭炮布雷系统等武器组成远、中、近反坦克火力配系。

直升机得到广泛使用,已成为陆军部队的重要装备。

50 年代直升机的应用,对陆军作战产生重大影响。直升机机动性强,着陆场地容易选择,着陆后兵力容易集中,能吊运体积大的武器装备和物资, 其机动速度为徒步步兵的 20 倍、车辆的 8 倍,而且不受地形、地物的影响。因而使用直升机实施机降作战、火力支援、反坦克、空中运输和救授等,效果突出,作用明显。

60 年代以来,各国陆军大量装备各种用途的直升机,使之成为陆军的重要技术装备。陆军的空中机动化,使战役、战斗行动的突然性增大,攻击纵深更为深远。从空中发起冲击的作战样式已使传统的防御样式受到冲击。

地地战术导弹与地面火炮相结合,构成了以地炮为主的强大压制火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各种新技术不断运用于火饱,使火炮的自动化、自行化、系统化程度大大提高,火炮技术发生了变革。50 年代,自动化技术开始运用于射击准备和射击指挥。60 年代后,火炮的自行化成为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一些国家相继研制出各种新型射击指挥系统,并使用激光、数字传输等技术,初步实现火炮射击指挥系统的自动化。自动化火控系统与自行火炮相结合,使单炮可作为独立的火力单独遂行火力支援任务。70 年代以来,精确制导炮弹和增程弹的出现,使射击精度和射程大幅度提高。核技术在火炮弹药的应用,出现了核炮弹、中子炮弹,标志火炮也进入了利用核能的阶段。

地地战术导弹主要用于攻击常规火炮射程外的战役战术纵深内的重要目标,可携带核战斗部、常规战斗部或多功能子母弹战斗部,威力巨大。地地战术导弹经历了不断改进的过程,主要是增大射程,提高精度、威力和机动性。

80 年代以来,又研制了中子弹战斗部和未端制导分导式战斗部,最大射

程可达 1800 公里,既可打击深远纵深目标,又可远离前沿阵地以增加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