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舰艇与舰载武器系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军舰艇和舰载武器系统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核动力战略导弹潜艇的出现,使海军武器具有战略攻击能力,战略核潜艇成为主要海军国家战略核力量中生存能力最强的组成部分;航空母舰将是主要海军国家水面舰艇的核心,中小型水面舰艇向多用途方向发展;各种舰载武器系统朝着综合武器系统的方向发展,舰载导弹已成为舰艇最重要的武器;水中兵器的性能得到不断改进;电子战系统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在海军中日益普及。

战略核潜艇是主要海军国家战略核力量中生存能力最强的组成部分。 50 年代中期以后,核动力装置和导弹开始装备潜艇,使潜艇的发展进入

一个新的时期。目前,拥有战略核潜艇的国家仍然只有中、美、俄、英、法五国,其中,美、俄的数量最大。各国战略核潜艇的数量已基本冻结,但各主要海军国家仍把战略核潜艇的现代化列为海军武器装备发展的首位。战略核潜艇正向大型化和进一步提高生存能力的方向发展。潜射弹道导弹则向远射程、高精度、多弹头方向发展。

以鱼雷和反潜,反舰导弹为主要武器,主要用于攻击敌方潜艇和水面舰船的攻击潜艇也有很大发展。

50 年代中、后期,攻击潜艇开始装备核动力,航程、航速大幅度提高。

60 年代中,通过鱼雷管发射的战术巡航导弹开始装备攻击潜艇,大大提

高了它对水面舰艇的攻击能力。

80 年代以来,攻击潜艇装备的巡航导弹可以携带核弹头,射程 1400—

2500 公里,从而使其具有攻击陆上战略目标的能力。

航空母舰仍是主要海军国家水面舰艇的核心;中、小型水面舰艇向多用途方向发展。战后历次海战经验证明,争夺海洋的制空权对获得并保持制海权至关重要。因此,主要海军国家在战后十分重视发展航空母舰和舰载机。60 年代出现了核动力航空母舰,使航母的续航能力空前提高。

70 年代出现了搭载垂直/短距起落飞机的中、小型航空母舰和多用途航空母舰。

1982 年,英、阿马岛战争显示航空母舰在局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促使

一些中、小国家加速研制和购买新型航空母舰。到 80 年代末,世界上已有

10 个国家共拥有 28 艘航空母舰。

现代海战中,舰载机的作用日益重要。在反舰、反潜,侦察、水雷战、两栖作战等行动中,舰载机是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目前,世界各国已有许多水面舰船可以搭载直升机。

50 年代以来,舰载导弹已逐步取代火炮,成为水面舰艇的主要武器;但舰炮仍保持其对空对海的攻防作用。海军战术导弹,包括常规装药和核装药两种,分别用于反舰、反潜和防空作战。反舰导弹是海战的主要武器,可从水面舰艇、潜艇、飞机三种运载平台上发射。从而使舰艇的交战距离大为增加,出现了水下、空中、水面多维交战模式,使侦察探测、电子战和作战指挥自动化的重要性更为突出。随着导弹武器系统的发展,大口径舰炮已被淘汰,中、小口径新型舰炮在射程、发射速率、反应速度和自动化操纵等方面, 都有很大提高。小口径舰炮在低空防御中是对付反舰导弹有效的未端防御手段。中口径舰炮在对空、对海和对岸支援作战中,仍有显著作用。

水中兵器的性能得到不断改进。水中兵器由于其水下爆炸所特有的毁伤效果,在战后仍得到各国海军的重视。不断采用新技术成果,使其性能发生重大变化。

鱼雷仍是现代最有效的反潜武器。

70 年代,鱼雷采用了新型电动力和热动力装置,航程航速有了显著提高。鱼雷的制导控制系统,向主动声,主、被动声联合制导和双向有线制导发展。新型鱼雷引入微型计算机技术,从而具备信息存储、记忆、分析和鉴别等数据处理能力,逐步向人工智能化方向发展。水雷武器已有数百年历史。近年来西方国家又重新认识了水雷的攻防作用。现代水雷采用磁一声、磁一水压、磁一声一水压等多种形式的联合引信,引入了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相关技术,从而具备了记忆、存储和鉴别目标的能力,可以在世界上一切主要航道实施布雷,以封锁和打击战略核潜艇,起到常规战略武器的作用。

70 年代出现了自导鱼雷与水雷相结合的自动跟踪水雷,主要用于攻击潜艇,从而改变了水雷的被动地位。

潜艇的航速和续航力的不断提高,要求反潜武器具有更高的航速和更大的航程。

60 年代初出现了以固体燃料火箭为运载工具,以自导鱼雷或深水炸弹作为战斗部的反潜导弹,对中、远程反潜有很大优越性,是现代反潜作战的重要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