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20 世纪 50 年代至 80 年代的苏联军事科学

(一)1953 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军事科学的发展变化,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50 年代中后期),这是核武器开始装备部队,使用核武器的作战方法开始形成的阶段。苏军 1954 年开始装备核武器,并进行在核条件下的训练和演习。多次就新条件下有关战争的性质和特点、制胜因素、战争初期等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但由于这一阶段拥有的核武器数量不多,运载工具主要是航空兵。使用核武器的作战方法还带有探讨性质,占统治地位的观点还只是竭力使核武器的使用适应旧的作战方法。认为解决战斗任务的基本手段,仍主要依靠直接在战场上作战的陆、海、空军部队。陆军在完成战略进攻任务中依然起主导作用,其他军种则起协助陆军作战的作用。

第二阶段(50 年代末到 60 年代中期),这是火箭核战略理论占主导地位的阶段。

1957 年,苏联先于美国制成了洲际弹道导弹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60 年代初苏军建立战略火箭军,随着火箭核武器的大量装备,苏联制定了一套较完整的火箭核战略理论。该理论强调未来战争必然是火箭核大战, 否定局部战争和常规战争的可能性;强调战略进攻,否定战略防御。提出“苏军战略行动的基本样式是进攻”,“应当采取坚决面积极的行动,首先是以战略武器实施毁灭性的核突击”,认为“战略防御或防御战略,对国家是十分有害的,应当坚决摒弃”。主张先发制人、突然袭击、速战速决。他们认为,突然袭击是进行未来战争最有效的方式,现在已不是先敌几星期、几天, 而是先敌几小时、几分钟开始战斗行动,特别是先敌使用火箭核武器,就可以决定胜利。该理论强调火箭核突击的作用,改变以陆军为主、诸军种协同作战的原则。认为以往那种由陆军起主要作用的战略进攻理论已不适应火箭核战争的要求,提出实施大规模的火箭核突击是现代条件下的主要作战方法。不是战略核力量根据陆军的需要计划自己的行动,而是相反,陆军应充分利用战略核力量的突击效果,迅速完成自己的任务。在军队建设上强调“核武器将首先决定军队发展和建设的方向”,贬低常规军备的作用,甚至认为常规武器“不是要削减,而是要被代替”。陆军的发展一度受到削弱。

第三阶段(60 年代中期到 70 年代中后期),核作战和常规作战理论逐步并重的阶段。这一阶段苏美处于核均势、核僵局,苏联逐步改变了把火箭核大战当作战争的唯一样式、否定常规战争和局部战争的观点,认为“战争的样式可能是核战争,也可能是常规战争;既可能是世界大战,也可能是局部战争。”提出“现代军事艺术沿着两条基本道路发展:一条是使用核武器的作战艺术,另一条是不使用核武器的作战艺术”。强调战争中仍要争取打先发制人的速决战,但同时也要作持久战的准备,常规武器条件下“战争可能具有消耗战和持久战的性质”。在军队建设上逐步摒弃了核武器决胜论的观点。勃列日涅夫曾宣称,“我们对核武器给予特别注意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常规军备仍起着巨大的作用”。

1975 年,国防部长格列奇科说:“尽管火箭核武器有非常巨大的威力, 但是苏联军事科学并不把它绝对化,同时也不偏重某个军种在战争中的作用”,要求“协调地、平衡地发展所有的军种和兵种”。

第四阶段(70 年代后期至 80 年代),这是立足于核威慑条件下常规作战的阶段。70 年代后期,苏联认识到核大战没有胜利的把握,认为苏美双方“都拥有进行毁灭性反击所需要的一切”,而苏联在常规力量方面有较大优势。因此,在强调做好核战争准备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常规战争。在继续强调战略进攻的同时,重新肯定战略防御的地位和作用;在主张打速决战的同时,更多地强调持久战争的准备。进入 80 年代以后,随着国际政治军事形势的变化,特别是戈尔巴乔夫推出所谓新思维,使苏联对未来战争一些“根本的军事政治问题、战略和战役问题重新加以思考”。苏联强调战争与和平理论的核心是维持国际安全,而“不可以指望单靠军事技术手段”。改变了过去能打赢核战争的观点,提出“核战争中没有胜利者和失败者”和核战争不再是政治的继续的观点。1987 年 5 月华沙条约缔约国通过并公布《关于华沙条约缔约国军事学说》,改变了对未来战争的看法,认为苏美、华约北约之间如果爆发战争,可能是高技术常规战争,但是,也不能排除核战争的可能性①。提出苏联军事学说服从于防止战争,防止战争的决定性因素乃是苏美之间、华约和北约之间的战略均势。在维护均势的方法上也发生了变化,一是主张降低军事对峙的水平,保持最低水平的战略均势;二是宣称将军事力量限制在纯防御所需的足够合理范围内。衡量“足够合理”的标准是确保对方进行的核袭击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不受到惩罚;能切实保持已形成的战略均势。在军队建设上,提出削减兵力,控制核军备的发展,并按纯防御理论调整军队编成。在军事部署上,仍以欧洲为重点,在继续保持欧、亚两线作战能力的同时,进行收缩。

① 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学术》1988 年第 2 期,第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