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时空要素

化学教学系统与其他教学系统一样,总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运作,以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化学教学系统是在学校这样的特定空间里,化学教师教授与学生学习(借助于化学教学媒体)的时间流程。

从空间要素来看,要准确把握其特殊性和局限性。所谓特殊性,即以简约化的形式对一定年龄的青少年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教育,这种教育(教学)形式较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更为集中,从某种意义上讲,更为有效。所谓局限性,是指因在有限的空间里,学生接触的对象、认知的事物总离不开规定的范围,尤其是在单一课程模式的限定下,学生接受的教育往往偏重于理性认识、间接知识的范畴,容易形成主要是认知性的学习。因此,在化学教学系统运行过程中,要采取空间上的互补措施,如走向社会、让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或安排课堂外的活动,以克服常规教学在空间上(当然相应地从内容上)的局限性。

时间要素是维持化学教学系统作为一个连续运行的、最根本的形式之一,也是最具有活力的要素。从宏观上讲,学生学习或化学教师教授有学年、学期、单元、课时之分;从微观上讲,师生间或师生与化学教学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无时无刻不在时间流程中消长(涨落)。学生的用脑卫生,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组织,总要服从于教学规律本身的要求,使学习与教授、保持与强化等活动在特定的时间内合理运作。教学实践证明,那种平时赶进度,留出时间强化复习的做法,是不符合学习规律的。

认知心理学的实验表明①:一般的保持能力不可能由于训练而增进,练习记住一种材料在学习任何其他材料中并没有什么作用;记忆的好坏更取决于对某一事物的理解,取决于已有的知识结构、个人经验;有关的知识、经验愈丰富,知识结构愈完善,对事物的理解愈深刻,与这一事物相关的记忆也就愈牢固。遗忘更主要的是因为缺乏提取的线索。提高记忆效果的关键是对记忆材料进行精细加工,对材料进行重新编码组织;记忆效果不仅取决于编码加工的深度,也取决于编码加工与提取之间的相互作用。

由此可知,把学习活动看作时间的简单函数,依靠短促突击、反复练习, 形成重复识记、死记硬背,必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学习的兴趣和主

① 这是系统分析的基元水平,即对系统分析本身的分析。

① 曹南燕:认知学习理论,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56—163 页、第 197—212 页。

动性,事倍而功半。应运用记忆规律,从提高化学课堂教学(重在经常)的记忆效果,使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并把它系统化,在此基础上,再有效地组织复习或练习,重视并落实学生记忆品质的培养。这里讲的“有效”,指的是复习或练习要适量,过多过少,效果都不好;要坚持及时复习或练习,勿使之完全遗忘;复习或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即进行变式练习,且给学生以指导。记忆品质一般是指记忆的敏捷性、保存的持久性、记忆的精确性和记忆的准备性等②。

② 章志光主编: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165—16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