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化学课程设计循环

我国多年来是采用遵照学校教育的总目标,制订教学计划(课程方案)和各科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来确定各学科教学内容的做法。这是一种集中(统一)管理体制。优点是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标准(或称为基本要求),但也存在着不能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缺乏教育实验等缺陷。

西方许多国家,在课程开发中实行的课程设计的循环过程,从制订课程目的、确定课程内容等方面,为我们研讨化学教学内容的确定,提供了新鲜经验,值得借鉴。

这一课程设计循环包括以下紧密相联的六个阶段①: (1)确定课程的目的 让学生学什么?

  1. 详细列出课程目标

  2. 选择课程内容 怎样使学习完成得最好? (4)确定采用的教与学的方法

  1. 详细列出评定的方法 怎样测量学生学习的程度? (6)对(1)~(5)项的评价 学生学得如何?

    1. ~(5)项需要变动或改进吗?

由此可知,在课程设计过程②中,要确定化学课程内容(学科内容),不仅要遵循化学教育的任务和化学教学的目的,而且要紧密结合教与学的实际、重视学生的发展,来精选化学教学的内容。我国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已有专门著作介绍③,这里不再列述。

英国学者给出的课程理论模型和纳菲尔德化学设计所根据的4A(fourA’s)课程研制图,及该设计方案所总括的影响课程研制工作的 5 组因素等,也揭示了确定化学教学内容的依据。该 4A

一 化学课程设计循环 - 图1

图①如左图:

所谓“4A”,是 Aims、Action、As-sessment 及 Adjustment(即目的、活动、评定及调整)的简称。

该设计方案采取的工作策略,包括课程研制(设计)的 5 组因素②是:

① 王伟廉:课程研究领域的探索,四川教育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26、79 页。

② 课程设计与课程研制或译作课程开发与课程编制在本书中不作严格区分,只是为了讨论方便。

③ 课程教材研究所:课程教材研究十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09—345 页。

  1. 学习的需要;

  2. 教师、管理人员和考试委员对教学的意见; (3)潜在的雇主和社会的需求;

(4)社会各界的建议; (5)政府的作用。

该方案为了全面设计和研究教学中或课程的各因素的合理配置(组合), 还使用了以下“匹配矩阵”③:

一 化学课程设计循环 - 图2

通过上述课程的典型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课程研制(设计)涉及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影响课程设计的诸多因素,从方向的一致性来看,也就是确定化学教学内容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