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6-2 络合物概念的教学进程

第一步:3 支试管中含量较多的微粒是:(Ⅰ)Cu2+,SO42-,H2O,H+ ; (Ⅱ)NH3·H2O,NH4+,OH-,H2O;(Ⅲ)Na+,OH-,H2O。

第二步:假设新物质是上述三个体系中微粒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那么最简单的是两两组合。

第三步:排除原试管中微粒之间的两两组合,在不同试管之间交叉选择, 可以得到 14 对组合,它们是:①Cu2+—OH- ②Cu2+—NH3·H2O ③Cu2+—NH4+

④Cu2+—Na+ ⑤NH4+—Na+ ⑥NH3·H2O—Na+ ⑦SO42-—NH3·H2O ⑧SO42-—OH-

⑨SO42-—NH4+ ⑩SO42-—Na+ (11)H+ —NH3·H2O (12)H+ —NH4+ (13)H+—Na+ (14)H+—OH-

第四步:分析 14 对微粒在溶液中各自相遇后可能产生的现象,除②不明

外,其余均可凭经验否定有深蓝色生成。

第五步:另取可溶性铜盐数种[如 CuC12、Cu(NO3)2、CuSO4 等],直接加入氨水,最终均生成深蓝色溶液。

第六步:通过简单枚举和实验证实,确定 Cu2+与 NH3·H2O 反应可生成这

一深蓝色溶液。

A 中的推理可用逻辑形式表示:

设 Px 是待找的生成深蓝色溶液的组合操作,pi(i=1,2,⋯,14)分别表示上述 14 对微粒在溶液中的混合操作,qi 表示对应的颜色,q 表示产生深蓝色溶液的实验现象。

当i≠2时,[px →q]∧q→q x

即在 i≠2 的情形下得不到 q(q1 蓝色絮状沉淀,q3、q4 浅蓝色溶液,q5~q14 均为无色溶液)

当 i=2 时,p2←q x=2

即实验表明,只有 Cu2+与 NH3·H2O 反应才生成这种深蓝色溶液。

潘留芳的问卷调查也证实,学生对由基本方法融合形成的教学方法的兴趣和适应性远远胜于单一型的教学方法,见表 6-3。其中运用的场合最多,

最受学生欢迎的是指导探究法、实验发现 法和综合启发式教学法①。表 6-3 化学教学方法优选调查(对象:中师学生 31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