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化学教学原则的多层次体系

在化学教学原则日趋概括的形势下,提出“多层次体系”这一概念,是否悖于实践,有无充分的理由等等,这些都是读者所关心的。

从系统理论和现代教学论中,我们获得的启示是相当多的。从第二章的讨论中可知,构成化学教学系统的因素众多,彼此间的关系也非常复杂,它们分别处于不同层次,在系统中发挥一定的功能。作为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矛盾关系指导思想的教学原则,也理应分为不同层次。这是系统论观点的直接启示。现代教学论对教学原则的分类有过更具体的描述,苏联著名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在一条总原则(教学过程中的共产主义教育和全面发展的原则)下将其他教学原则分为两类:一类是跟教学的世界观方面 有直接联系的,如科学性原则、教学同共产主义建设实践相联系原则等;另一类是有关教学的技术程序方面的,如直观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等, 后一类原则从属于前一类原则,处于较低的层次①。唐文中等也曾将教学原则体系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从宏观上、较高层次上提出的,它们对于第二、第三部分的教学原则也有指导作用,如目的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等;第二部分是从教学过程作为特殊认识过程提出的,如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科学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等;第三部分是从教学过程作为社会的人际关系现象提出的,如情境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等②。巴班斯基明确提出教学原则与不同“教学成分”之间的对应,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分类。尽管目前对教学原则的分类还持有争议,但作为处理复杂的教学矛盾的一种尝试,分层次构建原则体系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从化学教学实践呼唤化学教学理论的现实中,留给我们的反思是深刻的。多年来,广大化学教师根据自己的实践,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原则性意见, 并被实践证明是有指导价值的。特别是各地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的许多具体做法被同行所赞扬,很快成为推广的对象。虽然不少做法还停留在经验阶段, 尚未形成理论形态,但其实际效用已被公认。相反,化学教学原则几经概括,

① [苏]斯卡特金主编,赵维贤等译:中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5 页。

② 唐文中主编:教学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182 页。

虽已理论化,但理论形态的东西本身不会去指导实践,只有被教师接受并通过其发挥主观能动性,才具有指导实践的可能性。事实证明,现有的原则与教师的认知结构和教学实践有一定的距离,难以真正成为指导化学教学实践的准则。时间一长,逐渐出现了一种不协调的局面:在教师的观念之外,堆积着一条条教学原则,“居高”不能“临下”,很少有人问津;而实际教学中又不断地呼唤着有学科特色的、指导性强的教学原则出现。这种强烈的反差是值得我们深思的。90 年代初我们曾尖锐地指出:现行的教学法教材,突出 的特点是理论偏离学科本身较远。从书中所列的教学原则、方法到具体知识教学环节的设计,其主要思路是从教育学、心理学中引申或演绎而得,再以此来解释学科教学现象。这种推演或类比,往往缺乏实证基础,因而内容上难以揭示中学教学的规律,形式上又显得“泛”有余而“实”不足①。至今四五年过去了,相似情况仍然在延续着。

通过以上正、反两方面的分析,我们有理由认为,教学原则的效用如何, 不在于它是否形成了某种理论形态,而是体现在实践效果上。因此,将一般原则与化学教学经验融合,总结和提炼具体层次上的化学教学原则,是切合实践要求和理论发展的。

化学教学原则的多层次体系由三部分构成:

 Ⅰ—1:目的性和方向性原则

 Ⅰ—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Ⅰ—3:科学性和艺术性原则

Ⅰ:一般层次的原则

 化 学

Ⅱ:具体层次的原则

 原 则

Ⅰ—4: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相结合原则

Ⅰ—5: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结合原则

Ⅰ—6: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原则

Ⅱ—1: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原则

Ⅱ—2:归纳共性与分析特性相结合原则

Ⅱ—3:形式训练与情境思维相结合原则

Ⅱ—4:年龄特征与化学语言相适应原则

Ⅲ—1:化学课堂设疑教学原则

Ⅲ—2:化学专题总复习教学原则

Ⅲ:特殊场合的原则Ⅲ—3:化学“随堂实验”教学原则

  Μ

 

 



层次Ⅰ包含的几条原则具有一般意义和普遍适用性,体现出一定的理论高度和抽象概括性,往往能决定教学的总方向。如理论联系实际、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相结合等原则,对其他学科的教学 同样有指导作用。层次Ⅱ列出的几条原则与化学教学过程密切联系,有较强的学科特色和较好的操作性。如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归纳共性与分析特性相结合等原则,反映了化学教学的若干特征规律,因而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层次Ⅲ是一系列为指导完成化学教学特殊场合的具体任务而制订的原则。完成这些任务仅靠Ⅰ,Ⅱ两个层次的原则往往是不够的,因此必须针对具体任务的性质进行具体研究。层

① 王祖浩:学科教学法教材的改革思路与内容构想,教育研究,1991 年第 7 期。

次Ⅱ的原则尚未完备,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掘,层次Ⅲ包含的任务很多,对应的原则尚待一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