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引入本节课学习(一)认读生字“藏”。

(二)齐读第一、二、三段。

提问:小青蛙在什么地方发现有一只小青蛙在学他说话?(桥洞底下) (三)导入:

小青蛙以为桥洞里躲着另一只小青蛙,十分奇怪,就去问妈妈。妈妈没有直接告诉它,而是笑着说“跟我来”。青蛙妈妈要把小青蛙带到哪里呢?

二、继续理解课文,学习生字词(一)学习第四段。

  1. 看投影片(插图 2),回答上面问题,接着提问:青蛙妈妈要做什么呢?

  2. 默读第四段,边默读边思考,青蛙妈妈是怎样做的?并划出表示青蛙妈妈动作的词。

ji3n r5ng

  1. 指名回答青蛙妈妈是怎样做的,依次出示卡片:捡起、扔进,指导学生读准生字“捡”、“扔”的读音,理解字义。

b#

接着再指名回答:河水怎么样:(激起一圈圈波纹)出示卡片:波纹,指导读准生字“波”的读音,理解“波纹”。

  1. 教师边叙述青蛙妈妈的动作,边演示转动投影片(捡起石子,扔进河里,河水激起一圈圈波纹)。演示后提问:波纹碰到河岸,又怎么样?指名

d4ng

回答后,出示卡片: 荡回来,指导读准生字“荡”的读音,理解字义。

  1. 大家见过这种现象吗?现在我们来做个小实验。指名学生上台观察,

    教师演示:端出事先准备好的一盆水,拿起一颗小石子,扔进脸盆里。

演示完毕,让这名学生告诉全体同学:当把小石子扔进脸盆里时,有什么现象发生。(脸盆里的水激起一圈圈波纹,波纹碰到脸盆壁,又一圈圈地荡回来。)

  1. 板书水波示意图。

  2. 过渡:青蛙妈妈为什么这样做?她想说明什么问题呢? (二)学习第五段。

  1. 先自读,再用录音范读,听读思考:这一段青蛙妈妈说共说了几句话, 每句说了什么?

  2. 指名回答共有几句。读第 1 句,提问:青蛙妈妈把小青蛙的叫声比作什么?

板书:水波

《回声》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 图1

  1. 指名读第 3 句,说说这一句说的是什么?(声音的波纹碰到桥洞的石壁,也要返回来。)

《回声》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 图2

  1. 齐读第 4 句,提问“这样”指什么?让学生知道这句话是说因为这个道理,所以就能听到自己的声音。

  2. 小青蛙听了妈妈的话后,怎么样?“一蹦老高”说明了什么?(明白了什么是回声,非常高兴)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小青蛙的话。

(三)小结

现在,大家知道青蛙妈妈为什么要投石击水了吗?

(因为青蛙妈妈要用水的波纹来说明“回声”是怎么一回事。水的波纹回荡与“回声”的原理一样,但水的波纹看得见,而声音的波纹看不见。青蛙妈妈用比较的方法,浅显易懂。)

齐读第四、五段。(四)学习第六段。

  1. 指名读,听读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指名回答。

  2. 提问:为什么会“响起一片”?(因为青蛙“叫个不停”)

  3. 这时,小青蛙的心情怎样?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欢快)指导朗读最后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