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揭题谈话

同学们见过“帐篷”吗?(可联系生活实际、影视所见来理解,也可用简笔画辅助教学)你知道它做什么用吗?

(“帐篷”一般用帆布和竹木支架制成,支在地上遮蔽日光、风雨,是野外工作者住宿和工作的地方。)

这首诗歌是写哪些人住着帐篷?他们的工作有什么伟大意义?请带着问题自学课文。

二、读读议议,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1.轻声自由读课文,查字典自学生字、新词。检查初读效果。

读准字音:喧

理解词义:喧哗 探索 锐敏 繁华2.指读全诗,议议前面的问题。

  1. 分节朗读课文,理解词句意思,体会思想感情。
  1. 诗中“我们”指的是谁?你是从哪些诗句中知道的?(“我们”指的是勘探队员、架桥筑路工人、建筑工人等等。)

  2. “家”指的是什么?“流动”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找出有关语句。(“家”指的是流动的帐篷,“流动”指“换一个工地,就搬一次家”。) (3)这些“流动人家”都安在哪儿?他们怎样对待野外生活的困难?(“荒

原”、“野地”、“任凭”)

(4)是谁“需要”他们住流动的家?(是祖国建设的需要,工地的需要。) (5)这些流动的家在祖国建设中起了什么作用?联系上下文说说。(“激

起”、“带走”、“留下”)

  1. 说说“带走的是荒原,留下的是繁华”这一诗句的意思。(“荒原”、“野地”、“最早的住户”、“最早的人家”等词句说明:建设者们安家的地方原是一片荒原、野地,没有人烟。)

“到了这儿,就激起了喧哗”,说明建设者们到了这些地方以后,“不怕风吹雨打”,投入了热火朝天的创业劳动,开矿、建厂、架桥、修路,盖起了高楼大厦,使“荒凉”的地方变得“繁华”起来。

(通过联系上下文让学生明白,这一诗句的意思是:社会主义建设者们用自己的双手使荒原、野地改变了面貌,建起了工广、矿山或城市。)

  1. 想想、议议: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是歌颂谁的什么精神?要用什么

样的语气朗读这首诗?

(诗人是站在野外工作者的立场,以第一人称叙述了在野外工作的情景,表现了祖国建设者们以苦为乐、艰苦创业的豪迈的精神。因此要用充分自豪的语气朗读这首诗。)

(陈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