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观察训练教案设计

《观潮》这篇讲读课文,安排在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第二组里。这一组教材,把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重点。文章的作者以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作为观察顺序,用人潮相对、动静对比的方法,写出了钱塘江大潮这一壮丽的“天下奇观”。

第一自然段概括地说明:“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既为“奇观”,不同凡响;再加上“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天下奇观”,更说明这一景色罕见、奇特的程度。

第二、三段,讲的是“潮来之前”。这一部分写的具体时间是“这一天早上”,具体地点是“海宁县的盐官镇”。这时作者见到的景色是:“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平静的江面,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秋阳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透过这层薄雾向远处看,几座小山若隐若现;往近处看, “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这些内容并不是课文的重点, 但它有几点特殊的作用。第一,它简略介绍了钱塘口的地形;第二,这一段对平静的描写,与大潮到来时那种千军万马的气势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第三,作者此时观潮的注意力集中在远山、古塔和亭台,说明他的主要观察目标尚未出现。在描写大潮到来之前的景色的同时,作者还别有心计地四次写了观潮人们的情形:

  1. “这一天早上,⋯⋯我们随着观潮的人流,登上了海塘大堤”。“ 人流”言观潮人之多。有如此多的人前来观潮,说明这一年一度的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2. 江潮还没有来,钱塘大堤上已是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写出人们观潮的急切心情。如果这江潮只是一般的景象,又怎么会有这样多的人急切地昂首在望,等着、盼着呢?

  3. “熟悉江潮的人告诉我们:潮来了!”“熟悉江潮的人”也来观潮, 这不也说明这江潮的景象确实壮观,值得人们一看再看么!“踮着脚,往东望去”。从这动作描写,反映了观潮人心情的迫切,衬托出了江潮的壮观。

  4. “江潮来了,⋯⋯人群又沸腾起来”。把江潮的到来,放在观潮人沸腾的场面、惊喜的气氛之中,有力地衬托了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

第四、五自然段讲的是“潮来之时”。这是全课的重点。这一部分,作者根据自己的观察顺序,由远而近地把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情景交叉地写了出来。“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象闷雷滚滚”。这是写远处的声音。“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这是写此时此刻远处的景象。“闷雷滚滚”预示着将发生惊天动地的变化,“风平浪静”却告诉人们根本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不是没有变化是时候不到。“过了一会儿”,变化就显示出来了:声音,“越来越大”;景色,“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

粗,横贯江面”——这是写稍近些的样子。“移动”、“拉长”、“变粗”, 这些活动都是同时发生的,而且是相当快的,并且很快地出现了“横贯江面” 的结果。“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这是再近些时的样子。从稍近到再近也只是一瞬间。大浪来到近前时,那样子“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至此,描写钱塘潮的非凡气势已达顶点,自然巧妙地把文章推向了高潮。

这两段写潮来之时的“动态”,正好和潮来之前的“静态”形成明显的对比。唯其潮来之前的“静”,才愈显潮来之时“动”的奇特壮丽。作者用这一对比的写法真是惟妙惟肖、恰到好处。

最后一个自然段写“潮过之后”。这一部分共三句话,分别写了“余波”、“平霸”及“江水的上涨”。

教学本文要着重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对于观察的着眼点及观察的顺序,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程式,应根据事物自身的变化来确定,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

(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