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孤立的经济的情况

当然,这只是一个抽象的例子。但是,同样地可以证明,在可以想像到和在实际上常常是更加可能的关于消费习惯的假设下,如果均衡关系的主要变动所打乱,信用政策在维持这个均衡关系上就会完全无效。然而信用政策对于与货币均衡能否维持有关的社会条件——包括生产总额、生产安排、就业程度和资本价值——并非没有影响的。和贴现率对于货币均衡的无效性相较,这些影响或许是更加值得着重指出的。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的第二方面,我将对我的抽象例子作小小的修正。这样,这种论证就可以紧密地结合现时(1932 年春)在某种程度上在许多国家中(包括我国在内)都是实在的一些情况。①

让我们考虑一个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国家有联系的国家,但只是通过商品贸易联系的,长期借贷和更重要的短期资本移动不包括在内。因此,这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国际贸易是用现金支付或极短期的信用来处理的;中央银行通过买卖外汇来每天和每周平衡国际收支差额的波劫。这种通过短期商品信用和短期外汇的买卖来平衡国际收支差额波动,代表国际资本移动的唯一的现有形式。我们假设这个国家和外部世界正经受一个向下发展的魏克赛尔过程。然而,这个过程的加速发展已受到我在上面谈到的维持消费的各种因素的阻碍。假设中央银行预见到它的通货的汇价继续下降——由于外部世

① 如译者只对主要理论部分有兴趣,可跳过本章其余各节。

界经济萧条的加深和直接或间接发生的国际贸易条件的变化——并由于某些在我们讨论以外的其他理由,希望阻止它的外汇率的这种贬低。或者中央银行相信它能够维持现在实际通行的汇率,但是由于某些理由,希望提高它的通货价值。银行认为通过信用政策有可能完成这个目的。

根据我们的假设,国际资本移动是在中央银行信用政策任何控制之外的,因此,这个政策要影响外汇情况,就必须影晌国际贸易。为了更进一步使这个情况简化,我们进一步假设,由于这一国家商品的国外市场的特殊情况,在现行汇率下,出口量只有通过出口价格大大下降才能增加。最后,我们假设,由于出口工业的利润情况,它们的价格已经贬低到这样的程度,即在一定的汇率下,它们对信用政策的任何作用的感应是比较不灵敏的。我们不要进一步去考察这些假设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但只是假设它。因此,尚待研究的只是信用政策对进口的影响。首先,我们将假设现存进口货不是很多, 以致我们希望最后通过一种目的在于改变国内存货量的信用政策,来大大改变进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