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前的”和“事后的”应用

然而,我们还没有考虑应用货币均衡第二个公式的大的困难。根据前几章中严密考察过的理由,货币均衡观念总涉及特定时点上的情况的发展趋势。包含在其中的数量必须是事前确定的。

相反的,如果有人考虑过去时期内的实际发展情况,并将这时期内被吸收(投资)的可供处理的资本和已做的实际投资加以事后比较,那么他就会发现它们是相等的,不管过去时期中任何时刻满足货币均衡条件的情况是多么少,即是不管魏克赛尔过程在这一或另一方向的发展是如何强烈。对整个经济来说,这样的事后的一致是不辩自明的,因为如果不然,人们就必须计算一种在整个经济中没有被相应增多的个人债权债务所平衡的抽象的财产权利的增加,这种增加无论是直接地或是间接地都是和实际资本价值(或是现金)不相适应的。问题只是:这种事后的一致是如何来的?

这种事后的一致显然是通过得益和损失而来的。在前章中①我们曾区分三种得益和损失:

  1. 资本得益和资本损失,它是由于企业家对于未来收益和成本的预期有了变化而发生的——因此现有实际资本的资本价值有所增加或是减少,

    虽然上期的收益和成本不变;

  2. 收益和成本的得益或损失,它是由于期内实际实现的收益和成本表现出和以前预期中估计的价值有正的或是负的差异而引起的;

  3. 投资得益和投资损失,它是新构成的实际资本的已实现的价值与其预期生产成本之间的差异。

在这三种的得益与损失中,只有后两种有助于使实际投资和等待二者事后趋于一致。

第一种得益和损失是现有实际资本的资本价值的变化,它在开始时就提高或降低了所投资本的帐面价值;因为这种实际资本帐面价值的记高或记低是可以直接做到的。在那种情形下,得益或损失不算作这一时期事后收入计算中的一个项目。另一方面,如 果在这期内的收入中加上得益或是减去损失, 则储蓄也会有同额的增加或减少。但是这部分事后储蓄必须被看作是投资于,或反投资于资本价值的增加或是减少上。在这两种情兄下,投资和可供处理的资本之间的平衡并不受影响。然而,这种得益与损失另有影晌。它们引起在它们发生以后一段时期内价值变动额的增加或减少。但这种变动同时带来净收益因之也是储蓄的相反变动,使可供处理的自由资本仍然保持不变。因此,这些资本得益和资本损失不能代表可供处理的自由资本与实际投资二者之间事前差异的事后补偿。应加补充的是,假如簿记方法是这样:对价值变动项目并没有或只是部分地根据新资本价值加以修正,新资本价值可能没有作为已经变动的东西记入资本帐户中,那么,结果是储蓄与事后价值变动之和仍然没有改变。这后一项目也计入已实现的收入和储蓄的计算之中。

至于第二种得益和损失就不同了。它直接儿这一事实发生,即企业家实现的息收益与总成本与他们所预料的有所不同。这些得益与损失在事后计算中自然要算作收益和成本的因素,因之也是净收益和收入的因素。事后的收入和储蓄,作为簿记上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由于得益而增加和由于损失而减少的。

在向上发展的魏克赛尔过程中,这种得益往往超过损失;只要它们不引起消费财货的需求的变动,它们必须于事后算作储蓄因此这种事后计算中的储蓄大于事前计算中的储蓄,其差额可以抵补事前计算的可供处理的自由资本和(在这一情况下)事后计算的较大的已投资的可供处理的资本之间的差额。假如过程是向下发展的,则损失占优势。事前计算的可供处理的自由资本人于事后计算的已投资的可供处理的资本,这个差额在这种情况下由损失补足。结果是已投资的可供处理的资本与事后计算的一个结束了的时期的实际投资二者之间再度取得一致。

用把第二种得益和损失包括在总收益、成本、收入和储蓄的计算中的方法,来求得资本市场事后的平衡,如此时期内消费财货的需要有很大变化时, 这会变得更加困难(需要有较大的得益和损失来实现它)。让我们假设过程

① 第 4 章第 6 节。

是向下发展的。消费减得越多,收入减少会使储蓄减得少些。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收入分配的移转,有利于储蓄较少的阶级,不利于储蓄较多的阶级,因之对这种消费的减少起着抵消的作用。按照消费被这种移转维持的程度,损失就不必变得像不是在这种情形下那么大,才能使可供处理的资本和实际投资价值之间求得事后所必需的簿记上的一致了。这即是说,那时经济萧条过程的强度不像在其它情况下那么大。

假如魏克赛尔过程是向上大展的,如同上述已谈到的一样,帐目上的储蓄增加,它会消除事前计算的实际投资和可供处理的自由资本之间的差离。在消费增加得不那么多的情形下,得益也无须那样大,动态过程一般也不需要交得那样强烈。因此由于价格提高而来的收入分配的移转,有利于储蓄率相当高的阶级,它减低动态过程的强度。

然而,已投资的可供处理的资本与实际投资之间的平衡,不仅是由收益及成本的得益和损失来实现,同时在某种程度内也是由第三种得益和损失—

—投资得益与投资损失——来实现的。第三种得益和损失的发生是由于在这期内新构成的实际资本当准备使用时,比之它的预计生产成本有较大的或是较小的资本价值,在这期内构成的实际资本自然不是按预期生产成本的价值来登记的。从理论观点来看,“正确”的方法应当是按照准备使用时的资本价值来登记。在这两种价值之间有一种得益或是损失,包含(1)实际资本的预期生产成本和实际实现的成本之间的差额;(2)它的资本价值和它的实际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

这两个因素中的第一个在机构中如同第二种得益与损失,即收益与成本的得益或损失一样,有同等的地位。不过它通常有相反的符兮。在向上发展的过程中,当价格正在上升时,实际资本的实际生产成本和这个成本的预期价值之间的差额通常是正号的,并意味着一个表现的已实现的可供处理资本的需求大于预期需求的损失因素。因此,这个损失因素必须从事后计算的储蓄的增加中减去,这种增加的储蓄是由于第二种得益而来的,我们刚才说它是促使已投资的可供处理的资本和投资二者间趋于事后均衡的工具。假如魏克赛尔的过程是向下发展的,情况就正好相反:由于这些损失而产生的储蓄的减少,其中一部分可为由资本构成成本减少所组成的得益因素所补偿;只有其余部分在建立事后平衡中才是活动的。

两个投资得益与损失因素中的第二个——即新构成的实际资本的资本价值和它的实际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对于已投资的可供处理的资本和实际资本价值之间的事后平衡没有直接影晌,因为它是计入等式的西方的。假如和通常情况一样,新构成的实际资本的价值是按它的生产成本来登录的,则在事后计算中,不包含这种得益与损失的因素。在另一方面,如果把实际资本价值和它的实际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加入本期的收入中,则事后计算的储蓄也会因此而有所增加,其增加额和投资增多的价值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