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命题作文的审题
东省烟台市芝罘区招生办 霍俊田
命题作文的审题,主要应该引导学生注意三个注意,即:弄清限制、克服限制、收缩集中。
弄清限制,就是弄清楚题目的限制,即弄清梦题目提出了一些什么样的具体要求,或者限定的涉及范围等等。这包括首先弄清题目对文章体裁的限制,例如“公布成绩的时候”、“校园一角”、“我的老师”、“妈妈的心事”等类似在时间、空间、写人、写事方面有明确规定的题目,往往要求写的是以叙述和描写为基本表达方式的记叙文;如果题目是以某一个概念或某一个观点的形态出现的,如“谈理想”、“学习贵在勤奋”等,作者能够就这个概念或观点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的,则要求写的是议论文;如果题目是一个比较空灵或含义不太容易准确把握的词语, 如“春雨”、“路”、“灯”等,则可供驰骋的天地便显得广阔,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选择,无论写成叙事散文还是抒情散文,都符合题目所限定的体裁要求。其次理解构成题目的每一个词的含义,如“妈妈的心事”, 核心概念是“心事”,要求写的显然是“事”而不是人,是“心事”而不是“心情”,如果写的是“我的妈妈”就变成写人了;如果广泛地写妈妈的喜怒哀乐,就是“心情”而不是“心事”了,这两种写法都会因不符合题目要求而导致文章失败。只有把妈妈的言行举止与某一特殊的“心事”挂钩,或者说,是在那特殊“心事”的驱动下,妈妈才有了那样的言行举止,写出来的文章才符合题目要求。
当然,弄清限制还只是完成了审题工作的第一步。如果在弄清限制的同时思路也被限制住了,那么,弄清限制便没有了意义。弄清限制的目的是为了克服限制。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限制都不是绝对的,有限制,也总会有它不曾被限制的方面,找出那不被限制的方面,就是对限制的克服。而作者要找出那不被限制的方面,又必须具备一定开拓思路的能力。还是以“妈妈的心事”为例,妈妈的心事并不只有一件而是许许多多,题目虽然限定的是妈妈的心事,却并没有限定写哪一件心事,开拓出这不曾被限制的“许许多多”,作者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驾驭材料的自由。
但是,这“许许多多”当然不能全部进入文章,因而,挣脱出题目的限制之后,接着又来了一个如何收缩集中的问题。如果说克服限制追求的是广度,那么,收缩集中追求的则是深度,收缩集中的目的是确定具体的写作内容。事情那样多,该写哪件?这又受作者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和独特的感受能力的制约,在同样不走题的情况下,文章之所以还有高下之分,就是由这个问题决定的。收缩集中必须注意两人因素,一是社会意义的有无、大小; 二是新颖与否。有了这两个因素,收缩集中就可以摆脱盲目性而变成自觉的、有意义的了。命题作文的审题只有引导学生自觉地弄清限制、克服限制、个性化地妥善处理收缩,才算完成了审题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