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设情境

诗重在意境,诗之境似虚似实,有虚有实,前代许多论诗者曾标榜过古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缈,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叶燮),把诗歌的创作学习引向迷离恍惚的境界。对于尚年幼的儿童,我们不可能把诗歌教学如同绘画那样做得一目了然。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语言环境)应该是古诗教学最有效的方法。教师除了借助插图、幻灯等必要的手段创设情境外,还有以下几个手段可引导学生感受色彩,进入意境,体味情趣。

A 朗读。古诗极重音律和谐、节奏的工整、声调的抑扬顿挫。运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让学生进入意境体味情趣的好方法。

比如《赠汪伦》一诗中的“李白乘舟将欲行”一句,宜用低缓的语调抒发作者的郁郁别离之情。“忽闻岸上踏歌声”的“忽闻”字用重音读出,贯以惊喜的语调。诗人当时正处在别情离绪之中,无限惆怅,可能独立船头, 目光恍惚,茫然远望,忽闻到岸上传来“踏歌声”怎不令人惊喜,学生当可体会到作者的远旅情怀。

有条件的,朗读可以用音响伴奏,音乐对学生的熏陶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至于音乐中的起伏、节奏、合声、配乐也能在古诗和学生之间起着引渡作用。

朗读也可要求学生配以细致的动作,生动的神态,逼真的摹声,指引学生走进诗的王国。

B 走近自然。“到语言的活水源头去旅行”(苏霍姆林斯基),这一环节的意图在于打开校门,把学生置身于鸟语花香的绿色宝库。只有和自然保持一致,才能使学生获得心灵的自由,破译古诗的“以须弥纳万象”的意蕴。开放式教学已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开展起来并取得很好的效果,引进和吸收其成功的经验对我们古诗教学不无裨益。

当你面对旷野、森林,面对花的温柔、岩石的冷峻,这壮丽,这博大, 会在你的心中唤起莫名的冲动,会带你不知不觉进入诗的境界。如李白仰望幽幽的星空,碧空浩渺,繁星满天,脱口呼出了“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如学生也处在同一环境之下,难保他们不会产生类似的情感!针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来说,开放型教学无疑极易被学生接受,放眼整个教育领域,其生命潜力是巨大的。

创设情境教学的各环节之间并不单纯地呈现为一种直线运动的系列程序和因果链关系,各环节之间应是互相渗透,互为补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