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读课必须重视朗读

山东烟台牟平区大窑镇沙子学区小学 李德荣 夏淑荣

在这几年的语文实践中,我们发现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的学生不到全班的二分之一,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学生每班也只不过四到六人。读时错字、掉字、添字、破句的现象非常普遍。结结巴巴,急得满头大汗读不下去的学生也大有人在。

为什么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这样不理想呢?究其原因是读得太少,特别是在读讲课中,在教师指导下认真练习朗读课文的机会太少了,时间都被喋喋不休的课文分析挤掉了。实际上,朗读是非常重要的,课文读不好,学生很难受到感染,对文章在用词造句,谋篇布局方面的好处也很难体会出来, 直接影响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读讲课必须重视朗读,一篇课文,初读一二遍不可能理解得很深刻。多读几遍,读得琅琅上口了,重点章节甚至能背下来,故事情节合上眼就像看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在眼前展现,主要人物的形象、动作、语言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对课文才可以说是理解得较为深刻了。

在教第九册《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我们改变了原来的“分析”法, 而以读为主。通过钻研教材,我们感到这篇文章故事动人,语言生动,生字词不多,中心意思也很明确,没有必要再作繁琐的讲解。我们就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个别读、齐读、听教师范读、变换各种形式读,让学生多接触课文,多读课文。课文读熟了,“中朝两国人民血肉凝成的伟大友谊”的中心思想就体会地比较深刻了,故事里的主要人物“大娘、小金花、大嫂”好像就站在同学们的面前, 他们那感人肺腑的动人事迹也好像是刚刚发生。

一篇课文很长,一堂课的时间很短,怎样指导学生读呢?要突出重点, 抓住重点段、重点句反复读,特别是那些能突出文章中心,又包含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的段落和词句,更应该加强指导,熟读成诵。《再见了,亲人》一课中有这样两个反问句:“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你说,这比山高比水深的友谊,我们怎么会忘记?”“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 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吗?”两个反问句很有力,能突出志愿军永远怀念朝鲜人民的真挚感情。我们把它作为重点让学生反复阅读, 边读边体会感情,并作了一些具体的指导,使学生知道反问句主语部分读重一些,后面的“这”“情谊”“代价”“难道”“怎么会忘记”“友谊”应加重语气,反问句的语气读出来了,对“亲人”的感情也表达出来了。在此基础上再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进行比较,从而使学生体会反问句的作用。一旦知识转化成技能,学生就能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反问”修辞手法。比如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南京大屠杀,这铁的历史事实,难道还不足以证实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吗?”另一个学生写道:“无数的革命先烈,这了祖国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立下了不朽功勋。他们的光辉业绩,

我们怎么会忘记?”

要读得好,当然要着重体会感情,读出感情来。但在朗读的技巧上作一些指导也是必要的,我主要是在朗读的重音和停顿上作了一些具体的指导。如第十册《飞夺沪定桥》中有这样一节:“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 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里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激烈的搏斗。” 开始学生读得很平淡,后来让学生边读边体会,哪些词要加重语气,哪里应停顿。在教师的指导、提示下,学生知道“党”“箭”“冲进”“展开”应加重语气,除了标点符号的停顿外,为了突出当时红军的勇敢和表现红军行动之快,在“箭”的前后都应作短暂的停顿。反复了几次,大部分同学读出了重音,注意了停顿,读得铿锵有力,红军战士的勇敢精神感动了学生,战士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朗读不仅要动口,还要动脑。平时我们发现有的学生读书时声音洪亮, 可称“琅琅”,但读后不知所云,这是他动口没动脑的缘故。朗读必须做到认真朗读,精心思考,口到心也到。读的过程就是一个咀嚼、体会、消化的过程。第十册《十六年前的回忆》中有这样一小节:“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手枪,把父亲全身搜了一个遍。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肃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我们提出了问题, 李大钊为什么对匪徒没有道理可讲呢?两个“没有”和“任何”以及“讲” 为什么要加重语气?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既动口又动脑,体会到了句子的深刻含义。读后有的同学说:“残暴的匪徒如果讲道理就不会抓共产党人,因此李大钊相信跟他讲道理也是白搭。”

朗读重要,但不等于朗读可以代替一切,朗读要和其它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结合起来,和学生的写作实践结合起来。也并不是所有课文都要把大部分时间用来读,课文不同,教学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安排朗读也应有所差异。

通过实践,我们尝到了重视朗读的甜头,体会到重视朗读的好处。多读可以深刻体会文章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好处,可以提高学生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朗读确实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