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读《三国演义》

陈宝云

我在 3 个不同的年龄阶段,3 次读过《三国演义》(以下简称《三国》)。虽说是同一个我在读同一本书,但每次读后的印象和收获却是很不相同的。

第一次读《三国》是在我 15 岁的时候,那时我正在读初中。当时读它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想知道《三国》里的故事,完全是出于好奇和看热闹。一个初中生要读懂《三国》是很困难的。我采取的是避难就易的办法。书中许多不认识的字和不明白的词语,我不去查字典,也不向别人请教,而是一任它糊涂过去。书中不时出现的古典诗词,我也略而不看。读了以后,自然不能说懂。至于《三国》的文学价值,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但不知道,连想也没有想过。然而《三国》里那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那一串串故事,却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了。

第二次读《三国》是在 1961 年,那时我正在人民大学读研究生。这一次读《三国》,完全是为了研究。我仔细地阅读了原著,查看了有关的资料, 翻阅了报刊上研究《三国》的各种文章,反复学习了鲁迅先生关于《三国》的评价。在阅读过程中,做了一厚本笔记。这次读《三国》,引起了我的写作兴趣和写作冲动。我曾计划写几篇连续性的文章。然而最终的结果却一篇也未成。这不是我也如俄国作家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莫夫那样只耽于幻想耽于计划而疏于行动。不是的。我曾写过不少的稿子,用去的稿纸有厚厚的一摞。结果每次都是以冲动而始,以泄气而终。写之前感到“新意”颇多, 写完之后,再一读却毫无新意,加之满篇的学生腔,我也就没有一点勇气将它拿出去了。于是就这样写一篇扔一篇,花了半年时间,一个字也没有发表出来。何以写不出新意?我那时以为自己的水平低,没有才能,不能发他人所未发。现在看来,那时这个认识固然不错,但太笼统。更具体的原因,一是我的眼光被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结论给框住了。它们像是一堵墙横在我的眼前,使我看不到“墙”以外的东西。我那时的写文章,也不过是孙悟空的翻筋斗,翻来翻去总是翻不出如来佛的手心,自然不会有新的天地涌现于我的面前。二是我的脑子里有一个思维定势,总以为研究、分析和评论作品无非就是那么几条,不论遇到什么样的作品就用那么几条去套。这个思维定势就使我的研究也如驴子推磨一样,虽说在不停地走,然而所有的脚印都叠在同一个轨道上去了,结果只是在原地上兜圈子,却踩不出前进的脚印,走不出前进的轨迹。后来,“文革”风暴的袭来,我的家被抄,我的那些笔记和废稿,也就不知被抄到什么地方去了。我也完全失去了再读《三国》的兴趣。不料这兴趣一失就是 30 多年。

最近,84 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在荧屏上出现,又勾起了我读《三国》的兴趣,年届花甲三读《三国》,这虽有违“老不看《三国》”的古训, 但我也管不得那么多了。我白天读《三国》,晚上看电视连续剧。想从两者的比较中,看一看编导者们对原著有怎样的变通,怎样的创新和怎样将语言的艺术转化为影视的艺术;看一看编导者们的历史观念、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我于比较中看出,编导者们是完全忠实于原著的,电视连续剧是原著的真实再现。这是它的短处,也是它的长处。我们知道,《三国》里的许多故事都是家喻户晓的。如果只是再现原著,很难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人们渴

望编导者们,能够站在新的时代高度,用新的审美观和历史观,去俯瞰那段历史,使观众既看到那段历史,又触摸到今人注入历史中的新因素(新认识、新精神和新的审美情趣)。就这些方面而言,电视连续剧则使人有落空之感。后来,我把它当作历史来看,那这样改编的长处就充分地显露出来了。它将三国时代那波澜壮阔、曲折复杂、丰富多变、异趣横生的历史,真实、生动、鲜活地映现于我们的眼前,这就为我们重新思考重新认识那段历史提供了可视可感的形象,使我们于晚间的消闲之余,领悟历史的内蕴。如果编导者们也像《戏说乾隆》那样来个《戏说<三国>》,虽然也可能很有趣味,然而决不会有史的严肃性、丰富性和厚重感,也不会给人留下那么多值得咀嚼和回味的东西。

“三国”是中国历史的窗口,那里包含着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三国演义》虽然是小说,那里面却涵盖了三国历史的丰富内容。读了它,我们就明白了三国历史变化的演进之迹。而明白了三国历史的变化演进之迹,也就明白了中国历史的演进和变化。而看透了三国的历史,也就看透了中国的历史。如果我们再以三国的历史来反观现实,我们不但会明白历史是现实的镜子,我们也将会对历史与现实有着更多的感悟。我现在正在细细地看,细细地品,慢慢地“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