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飞鸿

赵丽宏

前些时候,《小说界》副主编郏宗培转来了一大迭读者来信,信是寄到上海文艺出版社的读者俱乐部的,写信的是同一个人,写信是为了同一个目的,想和我取得联系,得到我的书。她在信中这样对出版社的人说:“为了寻觅赵丽宏的散文,很多很多报刊上留下过我汗涔涔的指纹。我曾千方百计委托《青年文摘》主编、《文学报》编辑部以及我们广东花城出版社的老编辑协助帮忙购买赵丽宏的书。我还特别汇款 50 元让《文学报》编辑部转交赵丽宏本人,谁知一个月后又被退回。唉,情痴痴寻觅他千百度,换来的还是一个失望!编辑先生,你们能助我一臂之力吗?我诚恳地期望得到你们的帮助,我会终身感谢你们的!”她在信中罗列了我的很多部著作的名字,希望得到这些书。在她给出版社的信中,还附有一篇读书感想《赵丽宏的人生风景》,这是她读我 8 年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爱在人间》一书后的心得,她在信中说,这本书,她已经读了很多遍,而她只有我的这一本书,她是通过这本书了解了我,并且开始喜欢我的散文。这篇读书感想写得很有文采,也很有感情。在这一大迭信中,有一封是给上海文艺出版社原社长,我的同学孙颙的,这封信中有这样的抱怨:“为了买赵丽宏的书,我历尽了千辛万苦,想尽了种种办法,无奈都是令我失望;这作家也太欺负人了,连我的汇款原封不动退回后,竟也不来信表示个道歉什么的。我深感委屈,请社长严厉批评他一顿,以解我心头之恨⋯⋯”

这位写信者,远在广东的深山老林中,那是一个我第一次听说的地名: 广东始兴县车八岭自然保护区。她的名字叫陈诗英。

读她的这一大迭信,我除了感动,也深感惭愧。记得一二年前好像是接到过《文学报》的一个编辑打来电话,说有个读者寄钱给他们,想买我的书, 当时我手头没有书,便让他们把钱退回去。没有想到这对一个热爱文学的年轻人的打击是这么大!使我无法理解的是,她买我的书,竟然会这么困难。我给她写了一封信,并寄了我的两本散文集给她,一本是《白夜之旅》,另一本是《艺品》。从江西回来,就收到了她的回信,信写得激情洋溢,其中也有令人感动的故事。在信中,还附了两张她精心制作的书签,书签上画着她想象中的我的几本散文集的封面,抄录了我散文中的文字,还画了一些图画。读她的信,我很感动。且将她的来信中的故事摘录如下:

记得初识您的文章和名字是从《爱在人间》开始的。说起来真是惭愧,那是在 1990 年元月 10

日(那时我还不满 20 岁,虽涉世未深,却对书充满了许多绮丽的梦幻和强烈的希望),我和一位朋友去逛市场,在书摊买了几本书刊后,我约好在新华书店里等她,顺便看看新出的书。在书店我透过玻璃一眼就发现《爱在人间》,旁边并排放着一本《我们曾经相爱》(记忆中这本书好像是肖复兴写的, 而现在我的书架上摆着也有一本同名的小说,作者却是王小鹰),我叫了一声,一个好肥胖的阿姨便走过来。我漫不经心,很随便地翻阅着《爱在人间》,却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不,是结结实实被抓住了,越看越不能放手——从此,我永远地记住了“赵丽宏”这个美丽的名字;从此以后,我蒙昧无知的大脑里便塞满了一个全新的“赵丽宏”;从那以后,只要我有幸发现署有“赵丽宏”名字的文章, 我的近视眼会奇迹般地倏地亮闪(仿佛“赵丽宏”这 3 个汉字是有生命力的,会飞跃灵动的身穿金衣的小精灵),我都会静下心来认真地逐句逐字阅读,品味;于是我的脑海里也常常会浮现出一个年轻有为(曾插队当过木匠受过饿魔的折磨)的作家,他正在四步斋挥笔疾书,抑或是临“窗”眺望远乡、

伏案沉思的情景⋯⋯是的,正是在这无窗不通风的幽暗斗室里,飞出了新时期当代文坛的精美散文和美妙诗篇⋯⋯直到那胖阿姨来催我是否要买时,我才回过神来说“还没看好”,不料一摸口袋,只剩几毛钱,便偷偷打定主意设法藏着书逃跑。于是我侧过身子解开大衣,悄悄地把书本伸进腋下,用左臂压紧,此时心跳猛然加快,脸胀得热辣辣的。我紧张地盼望那胖阿姨快过来,我好用另一本书搪塞过去,一逃了之。谁知那边人多,她一时忙不过来,我便主动走过去,把另一本书交给她。也许她以为我要买,便回到我原来站的地方,问我:“还有一本呢,《爱在人间》?”我想怎么别的书封皮上沾满灰尘,而独这本书“出淤泥而不染”,原来她也常翻看《爱在人间》,心里记挂着《爱在人间》呢。正当我窘迫难堪时,正好我的朋友走了进来,她看到我一脸窘相,心里已明白了几分。“这书多少钱?”她问,胖阿姨不紧不馒地说:“不多,12 元 2 角 5 分。”原来她开玩笑说要罚款 10 元(其实她用忧虑的眼光看着我无奈地从左腋下拿出书来时,我就知道她原谅了我)。自那以后,在我每次买书的时侯,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事。我想,在我漫长的人生岁月中,它会长期地、牢牢地占据我心灵一隅,并在我的心迹中留下一个深深的印痕,就如同昨天我收到你的书信以及今夜灯下的辉煌一片,今我长久地思考,回味⋯⋯

对一个作家来说,遇到这样的读者,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而陈诗英这

样的青年,只是许多热爱文学的读者中的一个。你的文字,如果能在陌生的心灵中激起美好回声,能使一个年轻人因此而爱上文学,这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陈诗英在来信的同时,还寄来了 200 元钱,希望买我的所有的著作。这样的要求,我恐怕难以满足她了,因为,我最初的一些书,有几本连我自己也找不到了。只能将钱退还给她,然后尽可能地将可以提供的书寄赠给她。陈诗英的理想是当一个作家和文学编辑,我想这并不是痴人说梦,从她的来信看,她有激情,也有不错的文字表述能力,更重要的是,她对文学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热爱,是成功的前提。但愿她的理想能够有实现的一天。

有人说,文学这条小路,现在想踏上去的人越来越少。大概是这样,因为在这条路上很难发财致富。但是,这条路上永远有前赴后继的人。我相信, 文明人类不管走到哪一步,绝不会放弃文学,放弃这个代表着人类的感情、智慧和理想的伟大而又美妙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