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了柳苏

伊依

以质取胜的作家是真作家。有的作家的著述未必多,但字字珠玑,过目之后,你就会永远记住它。正像有的人死了,可他仍然活着;有的人活着, 已等同于行尸走肉。

柳苏先生就是这样的作家。到现在,柳苏的文章我读过的不超过三篇, 但我记住了他。尽管至今未有缘得识这位高人。

我读过的他的文章最早见之于上海文汇读书周报,就是那篇有名的《你一定要看董桥》。这篇文章后来又收进董桥的《乡愁的理念》一书中。我想, 国内文坛之所以知晓董桥其名,与这篇介绍文章大有关系,尽管这前后在报刊杂志上也有关于董桥及其文章的零星介绍。

柳苏如此介绍董桥其人:

“今年 47 岁的他(董桥),一岁就离开了晋江,到了印尼,做了十七八年的华侨,就到台湾念书,读的是台南的成功大学,毕业后就到了香港⋯⋯ 香港势必是他居留时间最长的地方,他当然是‘香港人’。”

“在香港,董桥甚至算不上一位作家。小小的香港有好几个作家们的组织,他好像一个也没有份。好些挂着作家幌子的

柳苏的文字真是干净清纯得可以。那流淌的文思,如行云流水,又似江河奔流,一泻千里。读他的文章,感觉恰似如饮佳酿,韵味无穷。董桥、聂绀弩们何所幸矣,经柳苏的生花妙笔一描一抹,那形象就永不褪色了。

写此等灵秀文字的柳苏却依然隐在书页之后,敢情他与董桥不仅仅是风格相似么?

记起了他在《你一定要看董桥》里的发问:谁是董桥?那么,谁又是柳苏?何所寻柳苏的珠玑文字?总不至于,他也用编者冠其文章名吧。活动, 他似乎从来也没有参加,这可能是由于他生性爱逃避应酬,敬而远之。”

寥寥数笔,一个活脱脱的董桥就立起来了,如同简笔山水,一目了然。大陆文坛读懂董桥的,柳苏实为第一人。你看,他如何凝炼董桥的文章

风格:

他一直在写多体散文,有如别人写多体书法。小说也可以当散文。学术性的文章也可以当散文。看起来,他是个温文尔雅,有点矜持,不怎么大声言笑的人,写起文章来却自由奔放,自成野趣。

这几句话是我把柳苏的评介从文章中抽出来很随意地连缀在一起。而真正的出彩处,是柳苏对董桥原文的引用,真可谓画龙点睛,一语中的,又不乏幽默、大机智。话是董桥说的,柳苏做了移花接木的活儿,但通篇看来, 又不能不说是柳苏的思想。类似的语段,在该文里随处可见,用柳苏的话说, 还不如你自己去看吧。

我看的另一篇柳苏的文章是《钟敬文和聂绀弩》,也是先见于文汇读书周报,又见于《文人旧话》这本书。我以为在这本大家写大家的小册子中, 柳苏的文章又是上乘之作中的精品。自然,柳苏还是柳苏,他的文字轻灵、飘逸,一如继往,所蕴含的美的享受值当深深把玩。

即便是对聂绀弩不甚熟悉,那也无妨。看看聂绀弩送胡风的名句:“哀莫大于心不死。”再看他送钟敬文的两句:“青眼高歌望吾子,红心大干管

他妈。”确实,吟出这等名句的,也只有聂绀弩这“鬼才”。然,聂绀弩的著述何其多,柳苏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功夫真是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