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狗头卖羊肉

邓 刚

偶尔走到报刊亭和书摊旁,猛然间闪过来一片金黄色的屁股和乳房,横七竖八的纤腰肥腿,大大小小的爱字吻字。我不由得大吃一惊,开放到这份儿上了吗?

鼓了鼓勇气,我厚着脸皮贴近那五彩斑斓又五花八门的色彩,认真地窥测了一番,渐渐感到问题并不像表面渲染得那么严重。一些令人心跳脸红的标题下面,文字干净得让你吃惊,内容贫乏得叫你失望。

举止老练的书贩子见我俨然是检查官,便狡狯地笑道——别看标题吓人,其实里面什么也没有!挂狗头卖羊肉。

我不禁哑然失笑。常言道“挂羊头卖狗肉”,是指打着优质的招牌,卖劣质的商品。可是在文化市场上,竟出现反常的“挂狗头卖羊肉”,也就是说必须打着劣质的旗号来卖并非劣质的产品。这种奇特的现象你简直就说不清是可笑还是可悲。

辽宁抚顺市的一个中学教师幽默地说:扫黄前我们的感觉只是走进游泳池,可扫黄以后似乎越扫越黄,我们现在几乎是走进浴池了!

一些读者来信对我抱怨,说是报刊书摊甚至新华书店也买不到好书,全是乌七八糟的!一些读者来信要我多写批斥乌七八糟书刊的文章,呼吁上级领导部门彻底扫黄。有的还咬牙切齿地说把那些写脏书的人,把那些卖脏书的小贩子全捉起来。当然,这些读者的激愤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们并未恨到点子上。似乎一提到扫黄,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那些见钱眼红的作者和小贩子,似乎把他们斩尽杀绝就再不会有黄的东西了。其实不然,我认为黄的泛滥根源在于读者审美层次。长期以来我们轻视知识和教育,造就了相当一批低层次读者,他们根本就读不懂艺术作品,甚至读不懂通俗作品, 而只能去乱啃庸俗。正是有了这些读者,进而有了这样的市场也就有了见钱眼开的小贩子和作者。

扫黄只是硬性的行政和法律手段,杜绝的关键还是那些见黄眼开的心灵。没有厚实的文化知识垫底,这些空虚的心灵即使没有黄的东西可看,也绝不看严肃的艺术作品。

我们的一些作家写了一些很好的作品,可就是一本卖不出去。但把标题改成什么风流事,便一下子卖出数万册。连作家自己也哭笑不得。

一些人板着面孔说——要正面引导么!不客气地说,我们从建国以来就正面引导,“文革”时都正面得连恋爱都不敢提了。结果怎样呢?正面了将近半个世纪,一声开放,飞进来个把苍蝇,几乎就溃不成军。一本被禁的脏书卖几十倍高价,还抢不到手。

在这方面,国外的青年对“黄”的抵抗力比我们青年强无数倍。去日本访问时,一个陪同我的 20 来岁的女译员,见了黄色画报反而脸红得往后退。另外,卖黄色画报的书店顾客寥寥无几。为什么没有我们文化市场干净,也从不强调正面引导的国外青年,反比我们的青年高雅和有抵抗力呢?我想, 全面的文化教育要比单纯的思想教育更有力量。再一方面,这个世界恐怕总得有苍蝇,接触几个苍蝇也许有了免疫力,从无菌室放出的生命恐怕弱不禁风。记得我第一次出国访问,见到一个广告牌上画着一个裸体,竟吓得我一

个踉跄。一个人能被人的身体吓一跳,这是思想健康还是思想脆弱?我竟然还是什么作家呢!

说了半天,我其实和来信的读者一个心情。我也恨死那些胡编乱造的作者。我也恨死那些见钱眼开的小贩子。有时走到五花八门的书摊旁,我恨不能一脚把它踢翻。因为没有这些书摊,我写的书就能大卖特卖了。但细细想来,还是恨我们自己。如果所有的读者都对这书摊嗤之以鼻,那么无论多么金黄的屁股,也屁股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