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浓似酒

陈昌本

读了李恺心同志的几篇散文和一些诗歌,产生了一个强烈意愿,想为恺心新出的作品集写几句话,题目是从我的内心涌出来的:乡情浓似酒。

我也是崂山人,与恺心同乡,我深深地爱着故乡崂山,所以,我的作品也恋着崂山,自从我染上了写小说的嗜好,就欲罢不能地写着崂山,写崂山的美,写崂山人的乡情。但是,在我的笔下,写的主要是旧时代的崂山,我的系列小说《花海》,就是一幅表现崂山人的命运和崂山人乡情的风俗画。我只能写那个时代,因为我在崂山刚刚解放时,就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离开了故乡。我写当代农村生活小说,都是依据在北京郊区生活的感受写出来的。我常常寻思,故乡崂山的农村,变成什么模样了?故乡的乡亲在想些什么?乡情缠绕着我,也折磨着我,我应该写一写《花海》里的亲人们今天是怎样生活的,但是,因为生活感受不深,一直动不了笔。

看到恺心同志写崂山农村生活的散文和诗歌,我的心境顿时豁达了,有一股说不出的痛快!恺心写的,正是我多少年来想写写不出来的那一缕新时代崂山人的乡情。这乡情,浓烈、甜美、纯朴、厚实,像家乡酿的崂山地瓜酒,喝了让人舒坦得心醉。

你看,他写的《哦,山坳里的那些小村》。

写乡情:“夏天的中午,脱得一丝不挂,从河里捉麦穗鱼在树下烤着吃, 馋得老聋汉家的那只黄猫哇呜哇呜直叫。”

写乡村的变化:“窗棂糊了纸的草屋,屋顶上长着灰绿色的老婆指甲,草屋不远处是贴了马赛克的二层小楼。楼前的空地垛着山草。一辆新摩托支在垛旁。”“小院里,架着高高的电视天线,几根干扁豆蔓儿缠在上面。”写乡亲们的变化:“蒙着白尼龙纱巾的媳妇在高声叫卖大碗茶,浓重的

乡音中掺着极不标准的普通话。同村的小青年戏谑着:嫂子,撇得不轻哟! 于是,一大碗凉水泼过去⋯⋯⋯”“过去老实得连话也说不出的启明叔,当初媒人带他去看对象,他只看见了人家的脚。眼下,他竟摆着一个不小的杂货摊子。”

哦,处处发散的是对比强烈的地瓜酒美味和崂山矿泉水芬芳相交融的乡情!

你再看,他写的《上臧,迷人的花海》。

写崂山山景:“漫山遍野盛开的桃花、梨花、李子花,一堆堆,一簇簇, 一片片,一层层,铺满了地、压满了岭、填满了沟。那条进村的路,像浅赭色的带子,镶在花丛中。千岭胭脂,万顷瑞雪,汇成了气势磅礴的花山花海。”

写人们的心绪:“一个小伙子纵情唱起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歌在这里唱,好似沾了水,蘸了蜜,撩得人心难以平静。”同来的小赵爱上了这花山花海,说,真像世外桃源一样美,来了就不想走。“你何不在这里找个对象?”他说:“怕人家嫌咱穷。”

哦,我简直又融进了故乡崂山脚下卧虎山坡的那片花海,脑海里映出了我梦里常见的故乡人的音容笑貌。

恺心的散文,大多数散发着这么浓烈的崂山乡情,他的诗也同样,你听他吟唱《村旁有条小街》:“扎长辫的男人,从扁担翠》用的石料就是恺心

最喜爱的崂山绿石,它所表现的,不正是如玉似翠的崂山和坚韧不拔的崂山人的性格吗?

恺心爱梅花,书房起名梦梅居,百梅斋,小园命名百梅园。我寻思,这也凝结着他对崂山的爱。崂山,是一座浸沉在花海里的山,崂山人都爱花, 百花里最耐寒的梅花,一直是崂山乡亲喜爱的花。恺心爱梅,爱用那热烈的花,催促“雪热、冰瘦”百花开的梅(恺心《献给梅花》诗句),不也浸透着崂山人的乡情吗?

我爱故乡崂山,所以,我十分偏爱恺心同志用发自内心的乡音,表现崂山父老乡亲生活画面的散文和诗歌。我深信,这些作品崂山的乡亲们一定会十分喜爱,也会受到广大文艺爱好者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