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书的快感

——关于《人生与艺术丛书》

赵丽宏

我以前曾当过多年编辑,编过文学期刊,也可以算个有点资历的编辑。至于编书,那大多是把自己的诗文编辑成集。当了专业作家之后,我偶尔也应约为出版社编一些散文或诗歌类的选集,当然,这些选集总是反映了我个人的偏爱和喜好。我以为在创作之余编一点有意思的书,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因为,编书的过程,也是读书的过程,可以使自己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这样的过程,永远不会是多余的。这几年,常在街头地摊上看见一些使人倒胃口的乱七八糟的书,于是不时生出想编一些好书,把它们介绍给读者的念头。

最近,为天津教育出版社主编了一套名为“人生与艺术”的散文随笔丛书。自以为是做了一件愉快而有意义的事情。这套书规模不小,共有 10 本, 作者分布在各地,都是文坛上活跃的作家,如肖复兴、陈村、匡满、叶文玲、陆星儿、谢蔚明、刘绪源、季振邦、孙光萱等诸位。读者对他们都已经非常熟悉,他们之间却未必都认识,现在把他们一起邀入这套丛书,让他们站在一起和读者见面,也算是文坛的一次小小的雅聚。相信读者也会有兴趣来观赏这种聚会的。

编这套书,使我生出不少感想来。

感想之一,是对文学的信心有增而无减。作为这套书的主编,我很有兴趣地把这一套新书中的作品都读了一遍。作家们在想什么,在做什么,读这些作品便能感觉得很清楚。都说文学正在贬值,作家们是否都惶惶不可终日, 被一个汹汹而来的“钱”字逼得六神无主了呢?这套书,可以使人得出否定的答案。读这些书,仿佛使我看到了一群正在静静地思索,默默地写作的同行,他们一如既往倾泻着心中的激情,把对美好人生和艺术的向往凝聚在笔端,于是才有了这些耐读的新书。肖复兴已经出版了 20 多本书,出书对他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然而这套丛书中的《情丝小语》,却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这是一本非常有特点的散文集,其中的作品,大多为描写家庭亲情, 譬如母子、父子、夫妻、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交流,质朴的文字中流露出的真挚深沉的感情,是一些难得的佳作。那篇曾在读者中产生很大影响的《母亲》,写了他的继母的一生,也写几十年中他和继母之间曲折而深挚的感情交流,读来催人下泪。这篇散文已被孙道临改编成电影《继母》。作为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我深深地被打动,也因此而坚信,人间的美好真情,是永远不可能消失的。陈村在这套书中的新著是《弯人自述》,不明底细的读者会奇怪这“弯人”究竟是怎么回事,读他的书时,你会被他新鲜的感觉和独特的表现方式吸引。“弯人”是他的自嘲,他善于用幽默辛辣的语言,对人生百态做出许多与众不同的议论,使读者在忍俊不禁的同时,引起深长的思索。季振邦的《现代人调侃》也以风趣幽默见长,和陈村的文字相比,风格又绝然不同。刘绪源的《隐密的快乐》,是一本闪烁着智慧光芒的书,他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又有一支流畅而多彩的笔,因此他的那些读书笔记和感想,大多是文情并茂的散文,很值得一读。这套丛书的作者中,谢蔚明是唯一的老作家,在他的《岁月的风铃》中,有他半个世纪文字生涯的足迹。会使读者产生兴趣的是,他的文章都是和中国文学艺术界的大师巨匠们交往的

真实纪录,譬如齐白石、徐悲鸿、梅兰芳、郭沫若等,其中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也有他对这些文化名人的独特见解。

这套丛书中,也有我自己的一本新著,书名为《艺品》。这是一本以艺术作为欣赏、思索、遐想对象的散文集,表现了我对艺术的兴趣和理解,和我以前出版的散文集大概有点不一样。但愿《艺品》能给关心我的读者带来一点新鲜感。

我所尊敬的文学界前辈柯灵先生为这套丛书写了非常精彩的序文,对人生,对散文,对这两者间的关系,柯灵先生都作了精辟生动的诠释。柯灵先生的序文,为这套书增添了光彩。我相信,这些书是不会使读者们失望的。编这套书,和出版社合作得也很愉快。天津教育出版社在目前纯文学作

品出版并不景气的情况下,以积极热情的态度推出这样一套规模较大的散文丛书,确实表现出一种大出版家的气度和魄力。我想,在中国,这样的出版家多一点,严肃高雅的文学便不愁没有出路。使我感慨的,还有编辑认真负责的作风。我留着编辑和我之间往来的信件,其中有些是编辑读槁后谈看法, 谈得深入而又具体,而且有独到的见解,我选择其中的一封在《文学报》发表了,读过的人都认为这是很有水平的一篇文学评论。现在还有多少编辑能做到这样呢?在我写这篇短文的时候,“人生与艺术”丛书正在印刷厂的机器上转动。我衷心地顶祝它们能早日出现在书架上。我想,我的这些话,也算是为这套即将问世的丛书作一次广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