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评梅与《图画中的青岛》

王玮然

石评梅,20 年代著名女作家,现代文学青年知者不多,其主要原因是她的名字一直淹没不彰,现代文学史上从没提到过,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也可能是她 27 岁就过早逝去,像彗星般迅疾地从中国文坛一闪而过。

她是 20 年代中国三大女散文家之一,即冰心、苏雪林(绿漪)和她,是“新文学运动最初的女将”(宋庆龄语),也是最早到过青岛和描写青岛的现代作家。比王统照的《青岛素描》早 11 年。

石评梅(又名石汝壁),山西平定县人,出身于书香门第,1923 年 6 月毕业于北京女高师(即后来的女师大),任女师大教员兼《世界日报幅》副刊《蔷薇》周刊编辑和《京报》副刊之一的《妇女周刊》编辑,和鲁迅、进步报人邵飘萍有过联系(见鲁迅的《两地书》、《鲁迅书信集》、《鲁迅日记》),鲁迅也曾为《妇女周刊》写过杂文《寡妇主义》。

石评梅还是周恩来、邓颖超的挚友,邓曾称:“我们两对四人,其中已有三人长逝了,唯我幸存。”其中之一即石评梅,另一位即石的爱人高君宇

(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主管宣传)。邓称高君宇为“我和恩来之间热诚的‘红娘’”。高 1925 年 3 月死于阑尾炎。石即悲伤过度,约 3 年后病逝。邓

颖超同志在 1982 年 9 月 20 日《人民日报》写的回忆,称石为 20 年代名作家, 文中提到:“我和恩来同志对高君宇同志和石评梅女士的相爱非常仰慕,却以君宇同志不幸逝世的悲剧告终。”北京解放后,邓大姐和一些同志多次到陶然亭,凭吊高、石合葬的碑墓,并讲述高、石的爱情和革命事迹,“缅怀之思,至今犹存”。

石写过很多作品,包括戏剧、游记、书信、散文、诗歌、小说,其中悼念刘和珍的散文《深夜絮语》为世人所称,可惜英年早逝。

她在 1923 年初夏随北京女高师毕业生旅行团由上海坐船来青(当时她是

教师),6 月 18 日中午 12 点到青(那天还是端午节),住在东华旅社楼上。她写下了长篇游记《模糊的余影》发表在北京《晨报副刊》,在写稿中得到过高君宇的帮助和鼓励。在《图画中的青岛》中,她这样写道:“我们坐着马车去参观:一路风景之美俨然图画,前有碧青的大海,后背翠螺的山峰; 两旁小树剪得非常整齐,嫩绿可爱。洋式的楼上,都是绛黄色的房顶,覆满了紫的藤,红的花,绿的草”;“在青岛的街上走,和游园一样的舒适”; “极目远眺,俯望大海荡漾,青翠一碧,红瓦如鳞,间有绿树荫蒙,较登黄鹤楼望长江,风景甚殊”;“举目一望,水天一色。海光天色,云霞满目; 青波荡漾,云山苍茫,由窗中望去,有清溪,有小桥,有山有树,碧荫如幕, 朱房碧水,隐约其中”;“海上烟雾迷漫,浪花一层层推来,激石成白花, 淙淙可听⋯⋯”

对于描写石评梅的作品,“五四”时期,与冰心齐名的黄庐隐写过长篇小说《象牙戒指》,主人公即石评梅。80 年代,山西作家华而实写过京剧剧本《评梅女士》、电影剧本《象牙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