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的教育思想

  1. 周公生平

周公,姓姬,名旦,谥文公,生卒年不详。西周初年政治家,中国教育政策和国学制度的奠基者。他是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胞弟,周成王之叔,故又称叔旦。因其采邑在周(今陕西歧山北),又因他曾为太师,系“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之一,故称为周公。他曾辅助武王伐纣灭商,成为周朝开国功臣,深受武王器重。据传武王灭商后大约两年左右病逝,其子姬诵年幼继位(周成王),威不压众,由他摄政, 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等人还勾结商纣王之子武庚乘机发动叛乱。周公在十分险恶的形势下,不畏人言。“继文王之业,履天子之籍,听天下之政”①。周公首先做好安定内部的工作,然后毅然出师东征,诛灭了武庚,杀死管叔,流放蔡叔。又经过三年奋战,平定了东方诸国的叛乱。平叛以后,继续在全国实行分封,并营建洛邑(今河南洛阳),将其作为统治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成为西周王朝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至于说到周公的功绩,《尚书大传》有个精辟的概括:“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 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这个概括除时间先后略有出入以外, 所列事实大致可信。

西周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全盛时期,作为这一时期主要标志的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和礼制,都成于周公。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即制定和完善宗法、分封和国学等各项制度,以商代灭亡和管叔、蔡叔等武装反叛为鉴,特别重视奴隶主贵族及其子弟的政治道德教育、治术教育和勤政教育,提出“有孝有德”、“明德配天”、“明德慎刑”、“力农无逸”等主张。其言行见于《尚书》中的《大诰》、

《多士》、《无逸》、《立政》等文献之中。他对西周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对西周一代思想的形成起过重大作用。孔子十分推崇周公,向往周公的事业,多次赞叹“周公之才之美”①。孟子称周公为“古圣人”,并将周公与孔子并论。荀子以周公为大儒。唐代韩愈提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的统序。总之,中国常以周孔并称,形成了“周孔之教”的传统观念。但是,自汉代以来,也有学者对《周礼》、

《仪礼》二书提出质疑,认为两书与周公无关,致使周公的“面貌”模糊起来。然而,由于西周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周公对西周王朝的独特贡献,研究中国历史,特别是研究中国文化教育史,是无法回避周公这一重要历史人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