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的萌芽——“青年之家”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男女两性教育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已经有了差别,到了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这种差别越来越大。同时,随着社会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发展,教育的内容也不断丰富,除生产劳动以外,道德、宗教和军事体育也成了教育的重要方面。教育的组织也愈益加强,出现了“青年之家”。原苏联教育史家沙巴耶娃根据人类学、考古学的材料,推断“青年之家,是在母系氏族社会出现的教育机构的胚胎形式。“青年之家”存在于男子之家内,年长的一代在这里对年轻一代进行预定的教育。在菲得利岛上的原始居民中,未成年的男孩住在单独的一间屋子里,另一些部落的少年到达一定年龄(通常是 7

—9 岁)时就与成年人分开居住,这些都是“青年之家”。到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分裂为对立的阶级,“青年之家”遂分为两种:一种是为普通人设立的;另一种是为特权者设立的。

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生产有较大发展,产品相对增多, 出现了专门负责部落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部落首领——酋长,并建立了部落男子大会和部落“议事会”,形成了氏族民主制。由于部落间的战争日益频繁,又产生了“军事民主制”和“军事首长”。这些部落酋长、军事首长和早已出现的专门负责祭祀的僧职人员,逐渐变成部落的特权人物。他们不再从事生产物质产品的体力劳动,还把剩余的物质财富据为己有。这个时期在教育方面出现了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加强了全体部落成员的军事体育训练;二是出现了阶级教育的萌芽。这个萌芽就是为特权者设立的“青年之家”。这种“青年之家”逐渐发展成为学校。

这时,特权人物,特别是僧侣,把劳动者积累起来的经验和知识垄断起来,只教给特权人物的子弟,而广大劳动者及其子弟,只能在从事体力劳动过程中获得初步的技能训练。这样,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逐渐相脱离,教育与生产劳动也逐渐相分离,就出现了学校教育。原苏联沙巴耶娃在《论教育的起源与学校的产生》一书中指出,在中美洲墨西哥阿兹特克人中,“青年的学校⋯⋯是源自原始社会的青年之家的”。

在古代中国,学校大约萌芽于舜虞时代。《礼记·明堂位》记载: “米廪,有虞氏(舜)之庠也。”“庠”为学校名,本义为“养”,即把有道德、有经验的老人养在那里,专门从事教育工作。

到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劳动产品开始有了剩余, 少数人得以在别人劳动产品的供养下主要从事教育工作,因而产生了近似学校的教育场所,这是合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三、巴比伦和亚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