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在吠陀时代,婆罗门极其重视家庭教育。据考察,印度在氏族社会解体之后,原始公社变成农村公社。在这种农村公社中,出现两种家庭: 一是联合的家庭,其成员聚居在一起,共有财产;另一种是单独的家庭, 其成员分别居住,财产私有。大的联合家庭人数较多,一般有数百人, 环绕祭祀家神的祠宇而居。在氏族社会残余比较显著的印度河流域,盛行家长制,父权极大。在这种家庭里,父亲是一家之主,是全家的主宰和统治者,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由他决定子女的命运,甚至可以出卖或处死;父亲更操有对子女的教育大权。在恒河流域,家庭同样是教育后代的首要场所。为保持种姓的世袭,僧侣们一般都在家里教子女识字、书写,特别是教导子女记诵《吠陀》经典。《吠陀》是用古老文字

——梵文写成的,难以理解,更难记忆,并且不许抄写,全凭口耳相传, 学习起来十分困难,一般须 10 年左右才能学习一部经典。4 部《吠陀》全部学完须数十年,婆罗门只好日常在家一句一句地领着子辈诵读,有的还邀请邻儿一起学习。就是这样,对一般人来说,也只能学成 1 部而已。这种神学教育从幼年开始,到成年结束,才能取得僧侣资格。因此, 这种学习机械性、神秘性、烦琐性是可想而知的。唯有婆罗门有条件接受这种教育。公元前两千纪的《法典》指出:“学习和理解《吠陀》, 从事虔敬的忏悔,探索有关法律和哲学的神圣知识,尊敬自然的父亲(即生父)和精神的父亲(即僧侣),乃是首要的职责,尽到这些职责,便可获致无限的幸福。”显然,古代印度人在吠陀时期十分重视家教,家教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宗教训练,培养婆罗门的继承人。在举行祭祀时, 婆罗门(僧侣)背诵圣经是至关重要的事体,不仅要熟练地一字无误地诵读《吠陀》中的冗长诗句,而且还要有腔有调,合于节拍,做到悦耳动听。至于刹帝利种姓的子弟们,不得不减少吠陀经典的学习,主要学些与军事、政治有关的知识;吠舍种姓的子弟学习吠陀经更少,而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学习实际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