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明古国奴隶社会时期的语言文字

  1. 中国

汉语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相传黄帝时中原有万国, 夏朝为三千,西周时期分封八百诸侯。那时候汉语及其方言的情况到底如何,因史料很少,难以具体论述。但可以肯定,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华夏/汉民族起了主导作用,因而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从中华民族的形成史来看,一部先秦史,可以说是华夷并举的发展史。华指华夏,是汉族的前身;夷泛指四周各民族。经过夏商周三代的融合,华夏族体的雏型已经形成;复经春秋战国,华夷并举与夷蛮戎狄配合东西南北的格局已经形成,为以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历史基础。因此我们说,先秦是中华民族的孕育时代,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代。

夏商西周三代来源各不相同,但都是在黄河中下游东西两大氏族部落集团经过长期交往、斗争以至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王朝。中国古代史专家傅斯年在 1934 年撰写的《夷夏东西说》曾指出:“三代及近于三代之前期,大体上有东西不同的两个体系。这两个体系,因对峙而生争斗,因争斗而起混合,因混合而文化进展。夷与商属于东系,夏与周属于西系。”这就是说,夏商周为 3 个不同的氏族部落,到西周时融为一体,并以中国最早的王朝夏作为族称,说明华夏族体已初具规模。“中国”这个名称也是在周武王、周成王时出现的。

华夏族亦称汉族,由中国古代华夏族和其他民族长期逐渐混血而成,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的语言称汉语,约在 6000 年前,汉语已有文字,是世界上丰富发达的语言之一,属汉藏语系。汉语的文字称汉字, 目前已知最早的成批成熟的汉字是商代甲骨文。文字是记载语言的。从汉字与汉语的关系看,汉字是一种语素文字,就是说汉字代表的是汉语里的语素。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建筑材料,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也就是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词不断产生,旧词不断消失,词汇不断丰富和充实起来。汉语词汇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现在能看到的反映汉语词汇最早状况的文献是殷代甲骨卜辞。现已认识甲骨文字有 1000 多个,从中可以看出:许多汉语基本词汇的词已经出现。就词性来看,绝大多数是实词, 其中名词最多,动词次之,形容词很少;就词语内容看,包括的范围颇广,涉及自然现象、生产劳动、物资文化、社会关系、日常生活、意识

形态等方面。甲骨卜辞双音组合的词很少,但在《尚书》的《商书》里却为数较多,构成格式主要是偏正式和并列式,其中有一些已经可以看作复合式。周秦时代,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较大较快,新词大量产生和双音节化倾向渐趋明显,古代汉语词汇的基本规模初步形成。首先,各类名词、动词和形容词都大大增加。其次,其他词类也有比较充分的发展,汉语的“文言虚词”已基本形成,如指示代词、人称代词和疑问代词;表示时间、范围、程度、方式、状态和语气的副词; 表示并列、承接、转折、选择、因果、假设和让步的连词;以及各类介词、语气词和叹词等,大部分已经出现。第三,这个时期还出现了许多双音单纯词(叠音字、联绵字)和大量复合词,前者如夭夭、菁菁、冉冉、嫋嫋、萧萧、飒飒、窈窈、缤纷、滂沱等等;后者如角弓、羔羊、旭日、蛾眉、四海、五谷、声音、朋友、爪牙、干戈、社稷、婚姻、征伐、恭敬等等。复合构词法的广泛应用为以后汉语创造新词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开辟了广阔的途径。

关于上古时代汉语的方言,由于史料很少,还很难具体论述。根据古书记载,在秦汉以前的上古时代,汉语方言除了汉语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北方话以外,吴方言、粤方言、湘方言也可能已在东南地区逐渐形成。

《汉书·地理志》注说:“自交趾(今越南北部和广东、广西大部)至会稽(今江苏长江以南、茅山以东和浙江大部)七八千里,百粤杂处, 各有种姓。”这里的“百粤”即“百越”。据《史记》、《汉书》及《吕氏春秋》、《吴氏春秋》等书的记载,百越之地早就有汉人居住,但他们的来源地并不一致。在长期的汉人与汉人、汉人与其他族人的接触过程中,发生语言的互相影响和融合,逐渐形成吴、粤、湘等方言。根据

《吕氏春秋·贵直篇》记载,伍子胥说:“夫齐之与吴也,习俗不同, 言语不通⋯⋯夫吴之与越也,接土邻境壤,交通属,习俗同,言语通。” 这表明当时北方话的齐语与南方话的吴语差别已经很大,以致“言语不通”;而吴语、越语之间的差别倒还很小。另外,周秦以后,汉人逐渐南下,进入南粤(今广东、广西等地),一方面由于山川阻隔,交通闭塞,他们所说的汉语跟北方的汉语越来越疏远;另一方面由于民族杂居而引起语言的相互影响和融合,于是就逐渐形成了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