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教的高等教育

印度的高等教育也产生于“奥义书时期”,到公元 5 世纪末的笈多王朝时期才发达起来。

上边提到,在“奥义书时期”,曾有数个散布各地的“陀儿”联合

起来,形成较大的学术教育中心。后来,这些学术教育中心逐渐发展成为高等学校,较有影响的有:托克席拉、班拿尔斯、那地亚、萨罗蒂等。它们不仅在当时,而且在以后几个世纪中都是较大的学术中心。在那里, 集中了大批婆罗门神职人员和学者,有的设坛讲学、招收门徒、研习学问;有的著书立说、阐明经义、解释神学;更有些学者相互诘难、共同讨论、共同研究。当然,这些都是在浓厚的宗教神学气氛中进行的,但无形中为古代印度高等学校的建立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一般说来,古代印度的学府有两种:“一种叫巴瑞萨,一种叫隐士林。前者是学者集会之所,最初,学者们常由 3 名造诣较深的婆罗门学者组织讨论会,共同讨论有关神学和哲学问题。一些已有基础、又有深造意愿的青年长途跋涉前来倾听和学习。除了学习《吠陀》和神学以外, 还学习法律学、哲学、天文学等。在此基础上慢慢形成一些水平高深的学习讨论中心。史册记载,在讨论会发展起来之后,通常须有 21 名学者才能组织讨论会。隐士林则是年老婆罗门学者的教学之地。那时没有印刷术,所讲内容完全由教师口述,学生笔录,久而久之,便产生不同看法,学者的解释也彼此各异。于是,这些中心就利用集体讨论,谋求解决疑难问题。一些古儒多就讨论中心参加辩论,国王有时也来参加,王子更是被鼓励加入其中。这类高等学府是私人组织的,不是政府设置的, 主要依靠私人捐赠的产业维持用度。这种学术讨论会规模日大,办法日精,无形中成了高等学校的雏形。例如,在瓦连那西、努米什轮阿、坎吉维拉姆等地,都有过这种大规模的享有盛名的高等学府。

在这些高等学府中,规模最大、最负名望的是印度东部的婆罗门寺院和萨马那寺院。前者有种姓限制,后者则广开门路,不问贫富贵贱, 只要从事禁欲生活者,均可被接纳。这些寺院的学术争议虽然热烈,但都是论述解脱之道,有利于加强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所以得到当政者的鼓励和支持,以致给他们建了很多房舍。这些房舍有些建在森林中, 有些建在政治及宗教中心。它们是寄宿学校,免收学费、伙食费、宿费和服装费。后来,所学学科和内容越来越多,又设有森林学校、语法学校、法律学校、天文学校、逻辑学校、哲学学校,等等。

文化中心再进一步发展,就出现了大学。塔克撒西大学从公元前 600 年起历数百年之久,最为显赫。它曾吸引全印度许许多多有志于学的青年,有些王子也就学其中,大名鼎鼎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也曾在此校学习印度哲学。另外,设在本那拉斯的巴璃萨大学也很有声誉,完全可以与塔克撒西拉大学相媲美。同时,古代印度许多帝王宫廷就是学术活动中心,如凯西国国王埃加塔撒图、威地哈国国王加那卡和阿什味波提克的凯克雅王的王宫,或罗致当时负有盛名的学者,或吸引远方国家的学者,先后在宫廷养士论学,教育王子王孙,使王宫成为重要的文化教育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