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教学

语言文字教学自古以来就是语言文字研究的动力,又是语言理论发挥作用的场所。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印度、希腊,最早的语言研究都是为了解释经典、教授学生;同时,语言研究有成绩也会促进和改善语言教学。中国从殷周到春秋战国,教育已经相当发达,先后建立过官学和私学,就有了汉语教学,主要有“文学”科和“言语”科。汉字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首先,文字的产生是学校产生的必要条件,文字也是学校教学的工具。掌握文字和文字保存的人类长期积累的文化知识,就需要有专门的指导和学习,就必须对少年儿童进行语言文字的教学。再者,自远古时代起,人们就很重视对少年儿童的语言文字教学。据《礼记·内则》记载:当婴幼儿能说话时,就教以应诺,男答“唯”,女答“俞”;男孩到了 10 岁,就宿居于外,朝夕向老师学习礼节、阅读书简、习应对语言。中国夏商西周相因相袭的“六艺”教育中,就有“书”的教育。中国的文字到殷商时代已进入成熟阶段,习字、学书已成为当时教育的重要内容。根据历史文物考释,商代确有教字、习字的“书学”。《汉书·艺文志》指出: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就是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在这里,班固一方面指出了文字的构成学说;一方面指出了西周识字教学是按字的构成方法分类施教的。这就是西周的文字学教学。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秦文化渊源进行研究,认为周朝已开始有关文字学的研究,这方面的成果也必然会影响文字教学。

《史籀篇》传说是西周时代为教儿童识字所编的识字课本,说明当时“六艺”教育中的书学可能已有字书作为教材,也有了一定的教字方法。

古代埃及、巴比伦、亚述、印度、波斯等国也都很重视语言文字的教学,并且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其具体情况已在该地的教育内容中阐明,这里不再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