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夏商西周时代的卫生保健

在中国的夏商西周时期,人们为了战胜疾病,已知道注意卫生保健, 无论是个人卫生,还是环境卫生,都有很大进步。

在个人卫生方面,对洗手、洗脸、洗脚、洗澡已形成习惯。从新石器时代中后期到三代(夏商周)的遗址中,已出土大量陶■或青铜■, 这就是洗手的器具。1935 年在河南安阳发掘的殷王墓中,有一整套盥洗用具,包括壶、■、勺、盆和去垢的陶搓等。《周礼·天官冢宰》中的“幂人”,就是专管王室日用巾幂的职官。到了周代已进一步认识到沐浴的治疗意义,提出了“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礼记·内则》指出,“鸡初鸣,咸盥洗”,这说明那时已有讲究个人卫生的良好习惯。

远古人类就注意到了饮食卫生,商周时代有了很大进步。在中国华东地区,从 7 千多年前的河姆渡遗址到 5 千多年前的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的一些遗址中,都发现人工开凿的水井。“凿井而饮”,这在当时应该是很了不起的卫生保健措施,说明人们已懂得用水卫生,也意味着我们的祖先已摆脱必须依河傍湖聚居的局面,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生存领域。到了夏、商、周时期,特别是周代,对饮水的清洁更有了进一步的保护措施。首先是出现了陶制的井圈和下水道。井圈是防止塌方和井水受到污染的设施,下水道既能防止地下水受到污染,又能维护居住地区的环境卫生。这种设施已大量被发掘。其次,据《周易》、《风俗通义》的记载,西周时代已有护井公约,这可以被认为是人类最初的卫生管理法规。再次,井修好以后,还能经常掏洗,保持清洁,对饮食卫生很有好处。

在环境卫生方面,已取得相当的进步。首先,已注意选择一个好的

生活环境。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环境卫生的理论,《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高下之理,地势使然也。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这说明,他们已知道地理环境对人的生化寿夭有着重要影响。《素问·宜法方异论》则进一步指出,因地理位置的差异而形成人的不同体质,并相应地导致一些易发疾病。因此, 他们认识到:选择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对养生防病、延年益寿有重要意义;对环境的选择,包括地理环境、住宅建筑的设计、合理的居室布置等都有一定的理论根据和明确的选择原则。《内经》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将住宅(特别是寺院)选择在居高临下、树木茂盛、环境优雅的地方(深山),因为那里空气新鲜、泉水清沏,无污染,无噪声。

其次,我们的祖先已注意到住宅建筑的设计要符合卫生保健的要求。中国古代养生家主要基于阳光、空气、清洁、安静、温度、湿度等方面的考虑,着重对住宅的位置、座向及美化环境等提出要求。一般都是坐北朝南,因为这样具有充分利用阳光、便于空气流通、冬暖夏凉等优点。

再者,中国古代已注意到居住周围的卫生设施。在殷墟遗址中,已发现人们居室附近有排除积水的水沟,商周时期的陶制下水道设施,都是环境卫生方面的重要措施。古人还很注意消除粪便和垃圾,在周代就有了“井匽”,即公共厕所。在甲骨文中已有“帚”字,还有了洒扫和室内除虫的记载,说明当时人们已知道通过消除污物和除害来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在《周礼》、《仪礼》和《诗经》中还有关于除虫灭鼠方法的记载,如记载了用堵洞、药熏和洒灰等方法来除虫灭鼠,这些都是周代以前管理环境卫生的重要方法。

更为重要的是,三代时已知道预防疾病和建立公益卫生管理制度。早在 3 千多年前,人们就有了预防疾病的思想。黄帝《内经》记载:“圣人不治已,治未病,病已成而后药之⋯⋯不亦晚乎?!”《淮南子》亦指出:“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据《史记》记载,周惠王 22 年大疫,设坊进行隔离等。《左传》中还有“国人瘈狗”的记载,瘈狗就是疯狗,是通过逐疯狗来防止狂犬病。我国古代医事制度大体从周代开始确立。周代医学有较大进步,开始分科管理并制定了医疗管理制度, 包括医学行政管理、医学教育、医生分科分级及考试升迁等方面的制度。医师是众医之长,隶属天官冢宰,掌管医政和医疗;食医主要掌管王室饮食;疾医就是内科医生,负责为平民治疗疾病;疡医就是外科医生; 还有兽医。周代已经有了医事考核制度,对官医建立了平日临床治疗效果的记录制度,年终时总结,据其治疗率评定级别,视其技术水平决定薪水的多少。可以说这是中国医事管理的开始,以后历代基本上沿袭了这种管理制度。

与医疗卫生有密切关系的药店亦最早出现在中国。自周代以来,医、药就开始分工,设立了公办的藏药机构。《周礼·天官》记载:“医师上士 2 人,下士 2 人,府 2 人,史 2 人,徒 12 人,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府”就是药物保管一类的人,即后来的“药店”,主要任务是管理毒品和药物,供医疗卫生保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