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的学校雏型

从古籍中的大量记载来看,中国大约距今 4000 多年前的“五帝”和“虞舜”时代,已经有了萌芽状态的学校。因为那时还没有文字,这些古籍都是后人根据历代相传撰写的,还没有得到出土文物的证实,只能作为一种传说。例如:《周礼》、《礼记》都提到“成均”与“成均之法”。汉代学者郑玄在注释中指出,成均为五帝时学校的名称,该说出自董仲舒。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云:“成均,均为五帝之学。”《三礼之宗》和《玉海·学校》分别指出:“虞氏之学名庠”;“周之小学为有虞氏之庠制”。上述记载都认为中国早在“五帝”和“虞舜”时期就已经有学校了,名曰“成均”和“庠”。这些记载都是后人追记的, 在很大程度上是附会的。“五帝”和“虞舜”时代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 也没有产生文字,不可能出现专门的教育机构。另外据郑玄注,“成均” 乃是乐师作乐的地方;《孟子》说,“庠者,养也”,就是说“庠”在原始社会初期,是饲养牛羊的场所,后演变成敬养老人和教育儿童的地方。这些,在当时都含有一定的教育因素。但它们都还没有从其它社会现象中独立出来,还不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很类似于世界其他地方的“青年之家”,可以算作中国正在萌芽和发展中的“学校”。

到了夏朝,生产力有了较大提高,中国进入金石并用的奴隶制时代, 具备了学校产生的条件。郑玄注《仪礼》说:“夏后氏之学在上庠。”

《礼记·王制》说:“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汉书·儒

林传序》说:“夏曰校。”这表明中国夏代已经有了“庠”、“序”、“校”等三种学校的名称,“庠”与前代是有密切联系的,“序”和“校” 则是夏朝新出现的。

“庠”在“虞舜”时代就是养老和进行教育的场所。夏朝的“庠” 可能是从舜帝时沿袭下来的。不过,两者已经有了明显的差别,因为夏朝已进入奴隶社会,社会上已形成奴隶和奴隶主两个对立的阶级。所谓“养老”,只能养奴隶主贵族,所谓教育,也只能教育奴隶主贵族的后代。

根据《礼记·王制》养国老和庶老于“序”的记载,说明夏朝已有“序”,并且有了东序和西序。这种“序”同样是“养老和教育”的场所,只是阶级界限更明显罢了,贵族的“国老”养于东序,老百姓的“庶老”养于西序。还有一些记载表明:“序”是奴隶主贵族及其子弟练习骑射的地方。据《说文》解释,夏朝的“序”只有两面墙壁,中间是一块空地。由此可知,这里的“序”不是供学生学习的教室,而是习射的场地。由于这时已形成两个对立的阶级,奴隶主一方面为了巩固本阶级的统治,镇压奴隶的反抗;另一方面各部落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战争不断,他们都非常重视军事训练。可见,“序”产生于夏代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关于夏朝的“校”,《说文》解释说,“校”字的原义为“木囚”, 即用木或竹等围成栏格作为养马的地方。后来由于奴隶主贵族进行军事训练的需要,逐渐演变为习武和比武的地方。《孟子》说:“校者,教也。”但教什么?怎么教?并未论及。夏朝的“校”可能同“序”一样, 也是一种军事体育性质的教育机构,只是“校”比“序”产生的稍晚, 其教育意义则比“序”要大。

总之,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关于夏朝“庠”、“序”、“校”的各种记载,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历史的真实性。由于资料所限,特别是还没有出土文物的验证,还不好肯定它们是真正教学的地方,但起码是一种军事体育方面的教育机构。事实上,在世界教育史上,许多国家和地方都产生过这种教育机构。欧洲奴隶制时期的一些国家就曾出现过单纯军事性质的武士学校。因此,夏朝的“序”和“校”已经具备了学校的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