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教育

①礼乐教育的发展

在中国原始社会,曾经历过“声教讫于四海”的时期,礼(宗教活动仪式)、乐(原始音乐歌舞)就是当时主要的教育内容和形式。

夏朝批判地继承了原始社会的“礼”和“乐”使其发展成为阶级社会教育的内容。据《史记》记载,夏代已立宗庙、社稷,行郊社之礼; 礼,在夏代远比虞舜时代隆重;乐,在夏代亦比前代发达,例如,当时创作的《大夏》之乐,传至西周,仍被列入“六乐”之一,为国学必修课程。

在商代学校教育中,“六艺”的科目已见端■。在商代甲骨卜辞中, 把大学与宗庙神坛相提并论,这说明商代的大学是施礼观化的场所,进行礼的教育是当时大学的重要活动。史籍说:“殷人尊神,先鬼而后礼。”这里的“鬼”是指祖先的灵魂,“先鬼”是说殷人以祭祖之祀最为重要。在大学举行祭祖献俘盛典是对贵族子弟进行祭祀之礼的实际教育。另据古籍记载,商殷学校还要举行养老之礼,如孟子所说的“明人伦”教育。

凡有祭祀必有乐。《诗经·商颂》详细描写了商人祭祀成汤的热闹场面,既有敲钟击鼓,又有乐舞。这说明乐教在商殷已很发达。

甲骨卜辞记有“万”入学教乐舞之事。据考释,“万”原为善于乐舞的乐师,所跳的舞称为“万舞”。甲骨卜辞还说,乐师们(多万)来到了学宫,学宫服新镛(庸),举行礼仪,乐师(万)在奏镛起舞。这是商代学校习舞学乐一个场面的真实记录。

西周继承前代的传统,礼乐教育又有发展。商代迷信思想浓厚,礼乐教育从属于“事神致富”的宗教活动。西周统治者推行德治,其礼乐虽仍服务于宗教的需要,但已逐渐趋于伦理化和政治化了。周公制礼作乐,对于实现这一转变起了关键作用。当然,礼乐之教最终实现伦理化和政治化,是由孔子完成的。通观中国礼乐教育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不难看出,西周是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它改变了礼乐完全依附于宗教的关系,开始成为独立的政治道德教育。

②礼教

夏、商、西周,特别是西周的礼教,承担着政治宗法教育、伦理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等项任务。

礼,是当时贵族子弟从政所必备的技能,他们要当官,必须谙熟各

种礼仪。在西周的国学里,由保氏负责教授“六仪”:祭祀之容、宾客之容、朝廷之容、丧纪之容、军旅之容和车马之容。这“六仪”体现了西周的政治、宗法制度,贵族子弟学会这套礼仪,在各种政治活动和社交场合,才能处置得体,不失身分,保持贵族的威严。

西周国学所教之礼为“五礼”,即吉、凶、军、宾、嘉 5 个方面,

共 36 目;乡学之礼教为“六礼”,即冠、婚、丧、祭、飨、相见 6 个方面。

  1. 礼与政治教育

《礼记·王制》详细介绍了分封、爵禄、命服、赋税、官职、巡守、朝聘、出征、田猎等诸方面的礼制。这里的“礼”,其核心就是等级名分制度的具体化,是宗法制和等级制相结合的反映。同时,礼在西周还可以起法律的作用。对礼的政治教育作用,《周礼·大司徒》曾有具体分析。所谓“以仪辨等,则民不越”,就是说借各种礼仪标明尊卑上下的等级差别,可以教育老百姓安分守己,遵守君臣上下之道;所谓“以刑教中,则民不虣(古暴字)”,就是说借礼进行法制教育,可以使者百姓守中不悖,防止暴乱的发生;所谓“以度教节,则民知足”,就是说通过制定舆服制度,显示出人与人的差别,教育老百姓知足安贫,不思反抗;所谓“以贤制爵,则民慎德”,就是通过选贤任官,可以教育老百姓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所谓“以庸制禄,则民兴功”,就是说以其任用来确定官员的俸禄,可以鼓励老百姓为国兴功立业,以求宠荣。这些都体现出通过礼之教育达到政治教育的目的。

  1. 礼与道德教育

进行礼的教育是西周人伦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在西周国学里,由师氏负责的“三德”教育和乡学所进行的“七教”都是人伦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所谓“三德”,指的是至德、敏德、孝德;所谓“七教”, 指的是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七项人伦之教。有学者认为,进行孝的教育,是西周道德教育的核心。《礼记·祭统》说: “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由此可以看出,在西周,祭祖为祀礼之首。后来,由祭祖逐渐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孝道。“长幼有序”的教育在礼教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周礼·大司徒》说: “以阳礼教让,则民不争。”“阳礼”指的是乡里之中进行的“飨饮酒礼”,行礼时一般要以年龄为序,使人们懂得长幼有序的道理,养成谦逊、敬老、无争的风气。婚姻家庭观念的伦理教育,自西周王朝起,一直很受社会重视,强调“以阴礼教亲,则民不怨”。“阴礼”就是指婚姻之礼,进行这种礼教,就是阐明相亲之义,使天下无怨妇旷夫。西周建立起来的婚姻制度,对于消除野蛮时代遗留下来的混乱婚姻,曾起过进步的历史作用,也开创了中华民族重视“家道”建设、维护家庭和睦的优良传统。

  1. 礼与热爱祖国的教育

祭祖是由原始社会的祖先崇拜演化而来的,其祀礼十分重视培养人们共同祖先的观念。这一传统礼俗,对于中华民族形成同为炎黄子孙的观念影响甚为深远。此外,西周的葬礼,对于培养热爱乡土的感情也很有作用。这些民风礼俗教育活动,对于形成“落叶归根”的民族传统心理、沟通人们怀土思亲和忆祖恋国的感情,有深刻影响。因此说,西周

的礼教包含着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D.礼与行为习惯的培养

西周的礼教还十分重视行为习惯的培养。《礼记·内则》记载,西周从小孩会吃饭时起,就根据年龄的大小和男孩女孩的特点,对其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对洒扫、饮食、起居、衣着、谈吐、应酬等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范和要求。国学里设有“三行”教育,乡学里设有“六行” 教育”。以国学里的“三行”教育为例,一是孝行,教其孝顺父母;二是友行,教其尊敬贤良;三是顺行,教其侍奉师长。

③乐教 “乐”是当时各门艺术的总称,不仅包括音乐,还包括诗歌、舞蹈、

简单的作文等。乐教在西周享有崇高的地位,掌握国学的最高长官就称大司乐,即乐师。“乐”在西周官学中是主要课程之一,有乐德、乐语与乐舞等的教育。礼教和乐教的作用互为表里,各有侧重,乐修其内, 礼修其外,互相促进。

  1. 乐德教育

西周推行“德治”,乐教也以德教为重,即所谓“德成而上,艺成而下”。乐德教育适应西周“德治”的要求,既有政治宗教思想的教育, 也有人伦道德的教育。西周统治者曾明确要求乐为政治服务,因此,乐德教育的核心是等级名分教育。西周对于乐队和舞队的排列、人数、所用乐器,都根据主人的等级而有相应的规定。在燕礼、射仪、王师大献等社交场合与政治活动中,在敬天、祭礼、求雨、驱瘟等活动中,都要用乐,以显示王权的威严和等级的尊卑。这都是用乐对贵族子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乐德教育以对贵族子弟灌输“中和”伦理道德观念最为重要。所谓“中和”,就是王道的和谐,其作用可以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和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乐德教育就是运用艺术的感染力量,使受教育者从道德认识到道德情感都达到中和,化情移性,移风易俗,即所谓“乐者天地之和也”!乐德既是当时贵族子弟的自我修养,又是他们施行社会教化的内容。西周的乐德教育开创了中国中和为美的伦理观和审美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1. 乐语教育

根据《周礼·春官·大司乐》记载,乐语教育包括兴、道、讽、诵、言、语几方面的教学:所谓“兴”,就是比喻;“道”,就是借古证今进行启发诱导;“讽”,就是读书背文;“诵”,就是歌咏吟诵,配乐赋诗;“言”,指“发端”的言辞;“语”,指答述的言辞。“兴”和“道”是关于阅读和写作知识的教育;“讽”和“诵”,主要是指诗歌教学;“言”和“语”,在周代是两类文章体裁,近于后来的作文教学。

西周诗歌已很发达,当时的诗歌供演唱用。演唱时还要配以演奏, 做到两相成趣。诗歌演唱是当时社交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为贵族甚至庶人必备的文化修养。所以,乐语之教在西周受到重视。

  1. 乐舞教育

周代的乐舞教育既教大舞,又教小舞。大舞是歌颂黄帝、尧、舜、禹、汤、文王、武王等功德的史诗性乐舞;小舞是周统治者制定的六种祭祀舞蹈。大舞与小舞由大司乐和乐师教授,为周代国学中的必修课程。

乐舞具有寓多种教育于艺术教育之中的特点,可以起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