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的出现

人们对于体育的认识,是随着体育实践活动的产生和发展逐渐深化的。学校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体育是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体系的。学校体育的历史开端,以体育教育形式在学校中出现为主要标志。

中国是世界上重视学校体育的最古老的国家。中国古代对于体育的作用、意义及如何健身等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形成了自己的体育思想。

《吕氏春秋》说:“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闷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就是说,在尧帝的初期,气候很不好,由于雨多而造成积水和潮湿。河道堵塞,水泄不出去,致使江河改道。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心情忧闷不畅, 身体很少活动,股肉也逐渐萎缩了。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就出现一种舞蹈来加以疏导之。这里所说的“舞”,是一系列手足配合的动作,既包含原始舞蹈的因素,也包含原始体操的内容。这说明在中国原始社会后期,人们已经意识到某些身体活动对于健身祛病的作用,借助体育方法来舒展筋骨,宣导闷滞,增进人们的身体健康。根据《黄帝内经》所载, 引导与按跷术在远古业已产生,这表明中国先民已经发现呼吸、按摩这类运动有治病和保健的作用。

中国先民早就认识到体育对提高作战能力的作用,产生了军事体育。与此同时,也产生了“武勇”的概念,形成了古代的武艺。

西周统治者认识到体育的教育作用,采取了文武兼施的教育政策。

《礼记·射义》指出:“⋯⋯为立德行者,莫若射,故圣王务焉。”他们要求习射必须做到“内志正,外体直”,即立德与强身兼顾。为了发挥体育的教化作用,西周统治者用“礼”来规范武事,从而产生了“礼射”,把“射”变成了“明人伦”的教育。

在以上体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学校产生以后,就产生了学校体育。中国奴隶社会的学校负有培养奴隶主武士的任务,习武是当时学校

体育的基本形式。中国最早的学校叫“庠”和“序”,都与学习射术有关。据商代的甲骨卜辞记载,当时的学校教“戒”是教学的主要内容。西周的学校以学习“六艺”为主要内容,其中“射”和“御”就是军事体育训练,在“六艺”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西周作战,以车兵为主力, 车兵进攻的武器主要是弓箭,所以射箭和驾车是最基本的军事技术训练。这些训练主要是在学校里进行。据文献记载,射有五射,御有五御, 在教授时都有严格要求。例如五射中的“襄尺”,就要求学生肘平,肘上可以放一杯水,使臂直如箭。对驾车的要求总起来说,就是要沉着、敏捷、熟练,能随时密切地配合射手,创造有利的射击机会。

古代埃及体育尚未形成独立的体系,在青少年教育中并未占有重要地位,只是职业训练、宗教活动和娱乐的一部分。这并不意味着古代埃及体育发展水平不高。如士兵、舞蹈家、摔跤手等,他们为了职业的需要而进行身体训练;宗教活动中也有舞蹈和运动竞技;一般人为了消遣也进行身体活动或观赏竞技表演。据考察,古代埃及的角力、击剑、射箭、游泳、划船、儿童游戏等均有相当好的发展。

两河流域的巴比伦、亚述、新巴比伦诸国是建立在武力征伐基础上的君主专制国家,其教育、体育同军事密切相关。在古代两河流域,骑马、斗剑、投枪、射箭、游泳等军事体育活动十分盛行,亚述人的马术尤为精良,这些都与学校教育很有关系。

印度古代体育往往是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进行的。人们为了服役而练习投枪、斗剑、投石、射箭等,还进行运动竞技和狩猎。为赎罪而进入寺院的舞女,从儿童时起就学习宗教舞蹈,与此同时,还要读书、学习音乐等。古代印度还有马球、角力、钓鱼等竞技和消遗活动,孩子们多开展各种游戏。

波斯帝国的武功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对青少年的严格教育。波斯帝国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勇敢善战的士兵。男孩自 5 岁起就要接受骑马、射箭的体育锻炼和教育,还要接受有关诚实的道德教育;7 岁以后,孩子的教育由国家统一管理,日出前就要开始练习跑步、射箭、骑马、投石和投枪等。他们还要经常从事狩猎、开展远距离行军、野外露宿、渡河等锻炼活动,马术训练更为严格。男孩 15 岁以后就要服兵役,直到 50 岁。这种教育曾造就古代亚洲最有战斗力的骑兵部队,他们的骑射技艺对亚洲许多国家的兵制与教育、体育都产生过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