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

据古书记载:“(燧人)钻木取火,教民熟食”(《白虎通》卷一); “燧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渔”(《尸子》);“神农耕而作陶”

(《太平御览》引《周书》佚文);“神农制耒耜,教民农作”。这些传记反映了中国从原始人群进入母系氏族公社之后生产和教育的历史。美国民族学家、原始社会历史学家摩尔根(1818—1881 年)对美洲印第安人中的易洛魁人氏族社会所作的深入研究,为了解和研究母系公社时期的情况提供了重要依据。在母系氏族公社初期,儿童主要是在劳动和集体生活之中接受教育。在中亚某些处于这一历史时期的民族中,男女儿童在 8 岁以前生活在一起,由妇女负责照管,并向他们进行教育。八九岁以后,男女有别了,男儿由男子指导,学习男子应作之事,如随成年男子参加狩猎和捕鱼等;女儿由妇女教以妇女应尽之职,学习采集果实、编织衣物、制作陶器和其他家务等。原始农、牧业出现以后,公社往往把少年儿童委托给最有经验的人们教管,除学习劳动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熟悉本部落的风俗习惯、宗教崇拜、传说和英雄人物的故事等。在母系氏族公社后期,出现了儿童公共教育机构的萌芽——“青年之家”,由富有经验的长者分别向少年男女进行社会教育、军事教育和宗教教育,准备接受“青年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