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古代印度教育1.古代印度教育的背景

印度这一名词来源于印度河。古代印度指今之南亚次大陆,包括今日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尼泊尔等。

南亚次大陆有两条大河:印度河和恒河。印度河并不在今天的印度境内,而在巴基斯坦境内。由于印度河和恒河的流灌,古代印度成为文化发达的古国,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最早的居民是达罗毗荼人、孟达人和后来的雅利安人。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发现是从 20 世纪的 20 年代初开始的。据考古学

家的发掘,印度河流域在公元前 4000 年到前 2000 年已有相当发达的文化,称为哈拉巴文化。它曾建有高耸的卫城,宽敞的市街,瓦管制的排水装置,还创造了象形文字和精美的雕刻艺术。哈拉巴文化传播很广, 恒河流域也是它蔓延所及的地区。不料,在公元前 2000 年代中叶,这一延续千年之久的灿烂文化突然中断,其原因可能是外族的大规模入侵。大约从公元前 2000 年代中叶起,属于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部落,从

里海南边迁到印度河中上游的旁遮普地区,跟原来的达罗毗荼人经过战争之后定居下来,在这个时期,雅利安人中已形成婆罗门教,这个教的经典称《吠陀》(梵文“知识”的音译)。《吠陀》共 4 部:《梨俱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吠陀》记述了雅利安人国家形成的社会情景,因此,史学界将印度这个时期的历史称为“吠陀时代”。《梨俱吠陀》所反映的时代称为“早期吠陀时代”, 约当公元前 15 世纪至前 10 世纪;后 3 部《吠陀》所反映的时代称为“晚

期吠陀时代”,约当公元前 9 世纪至前 7 世纪。

为了更好地理解古代印度的教育,应了解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宗教和文化。

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特有的实行阶级压迫的社会等级制度。在梨俱吠陀时代末期,印度已有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奴隶制国家形成后,等级划分更为严格,阶级压迫更加深化,种姓成为世袭。婆罗门是僧侣组成的最高等级,独揽宗教事务,只有他们有权解释《吠陀》,其中有人也参加政权;刹帝利是掌握军政大权的武士贵族, 与婆罗门同是不参加劳动生产的剥削阶级;吠舍是雅利安人的平民和一般村社成员,从事农、牧、商、工等职业,与首陀罗同受前两个等级的压迫和剥削;首陀罗包括土著居民和雅利安人中贫穷破产的人,其地位最为低下。这四个种姓职业世袭不变,不同种姓间禁止通婚,在宗教生活方面有严格的界限,首陀罗无权参加宗教生活,不准听、诵《吠陀经》, 更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在宗教上,婆罗门教历史最久。早在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就崇拜自然,相信神的力量。到后期吠陀时代,形成了婆罗门教。婆罗门教首先肯定种姓划分的合理性和出身论无可怀疑。该教教义认为,梵天是宇宙的灵魂,是唯一永恒的真实;世界万物都只不过是梵天的化身,是变幻无穷的;每一个人的灵魂都来自梵天,只是由于贪恋尘世,所以不断投生转世,受“轮回”之苦。其教义宣扬人的最高目的,是所谓摆脱

轮回,重新和梵天合为一体。

迟于婆罗门教产生的佛教,是与婆罗门教同操古代印度教育大权的宗教。佛教植根于婆罗门教,产生于公元前 6 世纪。佛教主张“慈悲为怀”和“普渡众生”。它为抑制婆罗门种姓的无限特权,大力宣扬众生平等,强调人的品行而不强调人的出身,认为应该由人的品行优劣来确定人的种姓。这些教义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另一方面,佛教对于梵天的理解和对于解脱的看法,都继承了婆罗门的教义,主张灭绝尘世之苦和拔除轮回之劫而永归于圆寂(死),进入涅■为无尚幸福。这样,在一定范围内缓和了种姓压迫,却又投合了大奴隶主的心愿。公元前 3 世纪,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将其定为国教。从此之后,佛教出现了僧侣组织,制定了教条和戒律,建起了寺院,随而寺院成为培育信徒和宣扬教义的教育场所,形成了佛教教育。

和古代印度教育紧密相关的还有文化的发展。在古代印度,无论是哲学、文学、历史学,还是数学、天文学、医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等科学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使印度文化史赢得崇高的地位。一般学者认为,古代印度人在科学和哲学上是无有匹敌的,只是在文学、建筑、艺术、物理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希腊人的成就在印度人之上。为传播和运用这种丰富而优美的文化知识,促成了印度教育的发展。

总之,种姓制度以及婆罗门权力高于一切是印度文明发展的突出特点之一,印度历史上的一切思想形态、教育组织无不打上这一烙印。古代印度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维系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