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的梵语文献

记述印度早期历史的文献主要是《吠陀》以及解释《吠陀》的许多梵书。梵语文献的数量仅次于汉语,远远超过希腊语和拉丁语的文献, 内容十分丰富。

《吠陀》是印度婆罗门教的经典,全书共 4 部,其中《梨俱吠陀》

最古、最原始,产生于公元前 20 世纪上半叶,计 10 卷,1028 首,共 10552

颂。另外三部是它的派生作品,成书较晚,大体形成于公元前 1000 纪上

半叶。《娑摩吠陀》计 2 卷,1549 颂,其中除 75 颂外,其余皆见于《梨

俱吠陀》。《耶柔吠陀》计 2 卷,韵文和散文混合,其散文部分开梵语

散文体裁之先河。《阿闼婆吠陀》计 20 卷,730 首神曲,共 600 颂,多是神秘巫术、吉凶咒语,间或有科学思想,古代印度医学即起源于此。

吠陀文献还有更晚些时候对宗教哲学进行注释的森林书和奥义书。森林书成书时间约在公元前 10 世纪下半期。据说,本书是由隐居深山老林的哲学家汇集他们长期探索和讲授《吠陀》的著作和讲义而成的书籍, 并因此而得名。这种森林书较多,重要的有《他氏森林书》、《■尸森林书》、《昇弥尼森林书》和《鹧鸪氏森林书》等。

奥义书是解释吠陀奥义的一类书籍,属于婆罗门教的经典之一。最早的奥义书约产生于公元前 10 至前 5 世纪之间,现存 200 多种,但按印

度传统,则为 108 种,其中大部分是后人所作,仅有 14 种是古老的和原始的。可以说,奥义书是印度唯心论哲学思想和唯物论哲学思想的总源泉。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古代印度著名的史诗,蜚声世界。前者的核心内容形成于公元前 5 或 4 世纪,大约在公元 4 世纪形成现在

的形式。此书篇幅很长,约有 10 万颂,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

全书分为 18 篇,基本内容是叙述婆罗多族的两支后裔持国族和般度族之

间大战的故事。《罗摩衍那》的核心内容大约形成于公元前 4 或 3 世纪,

大约于公元 2 世纪末形成现在的形式。本书的篇幅较少,约 2400 颂,分

为 7 篇,传说为蚁垤仙人所作。

古代印度还有许多汇集民间文学作品的书籍,如《五卷书》、《佛本生经》等。其中《佛本生经》最为流行,主要是叙述佛前生的故事, 全书有 550 个故事,编成本书的时间恐怕不早于公元前 3 世纪。

古代印度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也不少,尤其数学和医学方面有相当高的成就。在医学方面最著名的是昇罗迦所著的《昇罗迦本集》,曾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