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历史教学中的错别字问题河南唐河城关一初中 郑云晓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国家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作为文明标志之一的汉字,也同样历史悠久,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演变过程。从远古的符号,到甲骨文,到今天的汉字,这中间有过无数次的变更。加上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转注等几种造字方法的并存,使得形状相似的字比比皆是,同音同义、多音多义字随处可见。这些字在人名、地名、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等基础知识中出现的次数较多,容易混淆,易造成读音或书写方面的错误。而这些错别字的产生,影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甚至会闹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历史”笑话来。如: 将禅(shàn)让读作禅(chán)让;墨翟(dí)读作墨翟(zhái);商鞅写作高殃;电气写作电汽等,归纳起来,错别字问题的出现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读音方面的错误。这类错误主要指不能将基础知识中出现的某些汉字,按历史学科的要求正确拼读。如:

月氏(古族名)中的氏,应读 zhi;吐蕃(藏族的祖先)的蕃,读 bō;单于(匈奴的首领)的单,读 chán,秘鲁的秘,读 bì;明末李自成起义时的歌谣“朝求升,暮求合… ”中的合,读 gě(客量单位,10 合为一升);海参崴的崴,习惯读 wēi,但此处应读 wāi(东北方,山水弯转的地方)等,不这样拼读,即为错误。

二、书写方面的错误。这类错误或是将基础知识中的一些汉字误用别的替代或是书写时笔顺方面错误。如:

戊戌变法的“戊戌”,误作“戍戎”;满洲,误作满州;《权利法案》, 误作《权力法案》;

尤的,上下结构,中间的“竖”,并非从上到下贯通;而来的的,则是一“竖”到底。

以上读音和书写方面出现的错误,倘有很多实例,不一一列举。这些错误的出现,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外,与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视程度也不无关系。这些错误一旦出现,若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影响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这不但是学生的不幸,更是历史教师的悲哀。

鉴于此,为使学生彻底消灭错别字,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教师应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