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行独立人格、献身精神的美德教育

近年来,由于舆论界一度出现的导向错误,社会上不少青少年盲目崇拜西方,他们起洋名,信洋教,行洋举,有的甚至在外国人面前丧失国格,贬损自己的人格,这种殖民化现象必然影响到我们的中学生,对此,我们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人格和献身精神的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的人格美,是中国从《尚书》记事以来无时不贯通的民本政治和民本经济的流光溢彩。有学者讲,她所内蕴的精髓就是“把人当人看”, 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这种人格,根本对立于西方在基督教统治下的神格,对于中华民族历史上高度的大一统有其特别重大的建设性价值。

我们的中学历史教材能使我们的学生体会到我们民族传统的人格道德美;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强调民力要爱惜,民情要体察;孟子说:“民贵君轻”,人民的力量不可忽视;李贽讲:“人人皆可为圣”,“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王夫之更讲,人民仇恨君主是理所当然的,这是对孟子“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示闻弑君也”的理论的高度发展。

按照中学生的思维能力,经过我们的相机点拨,学生通过有意识的猎取我们古代的一些名言如“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等,就成了他们坚定自己的人格的座右铭。有个信基督教的学生说: “以前我按《圣经》上所说的,认为当别人打你左脸的时候,你应把右脸也伸向他,现在我知道了,这是不尊重自己人格的表现,在个人小事上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在国家大事上就表现不出坚定的国格,就会做有损于国家有损于民族的事情,这是相当危险的。”

中国传统的人格道德,集中体现在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在这种道德力量的推动下,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上涌现出无数对民族对国家无私奉献的志士。在历史教材中,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击楫中流,志恢中原的祖逛;精忠报国,“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国既不国,家何能存”的杨靖宇,以及为了中华之崛起,断然拒绝国外所给予的优厚的物质待遇,毅然回国报效的李四光、钱学森、苏步青等,他们的爱国奉献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们的学生, 他们都表示要以这些英雄为榜样,做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