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利用幻灯片引导学生看图想图释图,提高学生理解历史的能力

理解历史就是以历史材料为依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思维和解决现实问题。历史教材中许多图画本身就是历史材料,它为学生理解历史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前苏联彼得罗夫斯基指出:当对材料的逻辑加工广泛地依靠形象时,就会提高记忆的理解性和牢固性。在“土地改革” 这一目中,我掌握的历史图片有五张,我根据教材的需要,选中有代表性的两幅制成彩色幻灯片①斗争地主②农民垦荒和农民参军。讲课时,采用静止画面,每一张用较长的时间停映,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我还根据画面提出一组问题:A 画面上有哪几类人?B 都有什么动作表情? C 说明什么问题?D 农民积极开荒、参军为什么?由此使学生感受情景氛围,进入思维再创造的过程。透过图上工作人员、低头认罪的地主以及激愤的群众表情差异,学生很快用自己语言说明了画面上的所隐含的深刻意图:农民对土地改革的拥护。再通过幻灯片(2)农民积极垦荒、踊跃参军的场面,把抽象的历史政策变成可以感知的历史形象。最后让学生思考教材中刘少奇同志的一段话,使学生理解:经济在社会组成、事件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再把学生思维引导高层次:中国农民千百年来,总是为解决土地问题不断进行斗争。从明代李自成到近代洪秀全孙中山都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他们都失败了,只有中国共产党真正做到了“满足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愿望”,所以农民拥护中国共产党,参军保卫胜利果实,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通过幻灯展示画面,使历史知识形象化, 从而使学生对土地改革的原因、经过、历史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其思维活动在借助观察图、想象图的基础上,通过分极推理,向更高阶段发展。同时, 由土改历史意义引入下个问题:三大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