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依据教材设计问题,培养学生抽象、归纳、推理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归纳、推理能力,是不能忽视的。要让学生学会对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的概括和归纳推理,需要紧密联系教材巧设问题。

所谓抽象就是抽出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如在学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世界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后,可帮助学生抽象归纳出其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那就是:这些革命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兴起并有所发展,但受到封建制度严重束缚的情况下发生的;革命的基本任务都是反对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专政或地主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其实质都是以一种剥削方式代替另一种剥削方式的革命。但每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英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组成联盟领导的革命,最终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革命不彻底,带有保守性;法国,由于人民群众积极参加革命,所以推翻了君主制,建立了法兰西共和国,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这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最典型的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摆脱了美国的殖民压迫,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建立了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联合政权,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它既是一场民族独立运动,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根据教材巧设问题,对提高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的提高也是有益的。归纳推理就是由个别事物或现象归纳出该事物或现象的普通规律的推理。在教学中就是要指导学生从众多相关的历史现象中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例如:光武帝的哪些措施发展了生产力?光武帝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措施?

学生的启发下回答出:光武帝亲自参加西汉末年的农民战争看到农民战争的伟大力量。因此,他接受教训,为缓和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而调整了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

教师继续启发:阶级矛盾的尖锐最后激化成战争。结果迫使以后的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缓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那么,什么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集中表现呢?

学生经过思考后得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集中表现。学生归纳推理出这一结论,说明认识水平已提高到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