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战后的变革

一、变革的历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故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争加快了工业机械化和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和走出厨房的家庭妇女。然

而,战争也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故争结束后,退伍军人进入社会劳务市场, 农村来的劳动力和厨房出来的妇女不可能再恢复传统的生活方式。因而,劳动力市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美国国内人口的流动也改变了劳动力的结构。据估计, 1940~1960 年,从南方移向北方和西部的黑人达 400 万,同期,黑人在城市人口中的比例明显增大。战后出现的高出生率(1947 年为 25.8

‰)对 1960 年代的劳动力市场造成了潜在的压力。简言之,战后的美国经济虽然稳步增长,但社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种族歧视、权利不平等和机会不均等、贫困、失业等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因此,社会中的黑人社会、少数民族和下层社会的代表及其支持者呼吁教育要承担消除社会不平等的任务,教育机会均等可以改良社会结构。于是乎,补偿教育时髦起来。为就业作准备的职业教育开始受到这些团体的抵制。

50 年代美国政府执行的经济政策又加剧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美国政府采取防止通货膨胀的政策,使得经济的增长过于缓慢,难以吸收日益壮大的劳动大军。战后,美国故就业人口持续增长, 1950 年的就业人口比 1940 年增加了 1000 万,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1950 年,非物质生产部门劳动力所占比重开始超过物质生产部门。在工业内部,生产性人员占的比重日益减少,非生产性人员占的比重日益增加(15)。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要求就业者受过更加良好的教育。因为人们发现,工业部门中的大部分岗位的技术要求日趋简单,只需经过若干小时或星期的培训就足以胜任,根本不用花几年的时间去读专门的职业学校。工人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才是决定生产发展的关键。传统的。忽视个性发展的,有浓厚动利主义色彩的职业教育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穗要,非改革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