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带给社会经济、政治及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育技术的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在计算机闯入学校以后才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根据专家的研究,美国“在十二年学校教育中,平均每天有 30

分钟使用终端机。每个学生用在课件上的时间 1080 小时,总起来⋯⋯其所需

的将是 4000 小时。”如此广泛地使用对教学产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发展

费用将从每小时的 3000 美元增至 1 万或 5 万美元(按 1980 年美元价值计算)。”(20)事实上教育界已成了电子产品的第五大市场。

这已引起教学产品业结构的变化。“很多传统的教材出版亩最近决定发展软件,因为基本读者很可能被‘计算机读者’取代。”(37)

此外,教育技术给校外学习打开了广阔的领域,也使得家庭,企业等对课件的需求量,对计算机、录象机等新产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这都将给经济结构带来巨大的、深远的影响。

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政治的影响最明显地体现在社会平等问题上。1983 年全美 2000 所最大的最富的中学有一台以上计算机的占 80%以上;而 2000 所贫校无计算机的达 60%。马萨诸塞大学教育学院的皮尔教授指出:“有钱或无钱的鸿沟已使社会受害不浅了,现在又掘出一条有计算机便利和无计算机

便利的鸿沟。”计算机不平等将导致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从而又加深经济收入与社会地位的不平等。

当前,这种对政治的冲击主要集中在法律问题上。首先表现在与宪法的冲突上。美国宪法的第一次修正案规定了信息是公共之物的概念。这概念为公共图书馆和学校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现在却与信息的市场观相左了。信息市场观认为:信息的提供含有成本,不能老提供免费服务。其次,课件等信息产品的发展又要求颁布相应的版权法予以保护,要求有关的税收法令作出些能适应其发展需要的修正。例如,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等大企业都表示: 如果国会在税率方面提供些鼓励,他们愿免费把大量计算机赠送给各级学校。此外,由于发展所涉及的方面极为广泛,很多事情必须由联邦政府出面才能解决。例如,资助软件发展,开展大规模的教师培训,制定总的教育政策等等。但是联邦政府的态度总是游移不定的:随着某些新技术的出现而高涨,又随着这些技术未达到其所期待的程度而低落。而且,注意力多集中于技术本身上,而非更广阔的技术将应用的教育环境上。

此外,由于多样化的传播工具普遍应用于教育,一方面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另一方面又培养和造就了一代新人。

托夫勒把这种文化称作是“瞬息即变的文化”。他说:“社会变革的加速,相应地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变革。新的信息影响。不断迫使我们尽快地修正脑子里储存的形象⋯⋯计算机是矫正瞬息即变的文化的有效工具。”(38) 于是,凭借新信息技术的学习。就能创造一种智能环境。智能环境又将造就一代新人。不少专家已以极大的兴趣在谈论“正在成长的一代是随着计算机长大的第一代人”的问题了。

“智能环境能使我们发展新的神经元和大脑皮层,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一个比较灵敏的环境,能造就比较灵敏的人。”(39)

加里福利亚大学解剖学教授戴蒙德最近发表的实验结果已经证明这一点。他们的实验报告表明:爱因斯坦的大脑里的一个神经元上所具有的一种脑细胞比常人多 73%。显然这是灵敏的环境所致。

同时,由于课件都是专家们智慧的结晶,故不仅展示了思维结果如知识等,而且还展示了思维过程。因此,对于学习者来说,这是一种更有意义的隐蔽课程。

对于社会生活方式影响最重要之点在于:由于一生中变换四、五次职业已成为正常,所以,教育技术就能使教育更多地同工作穿插配合起来,逐步向终身平均受教育过渡。从而普遍地应用教育技术就将成为美国人的普遍生活方式。这一影响将是意义深远的。能否用教育技术将关系到生存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