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的背景

  1. “国家处在危急中”,教育和师范教育必须改革

80 年代以来,美国出现了两股思潮:一是人们从根本上对国家经济力量的基础重新评价;二是人们对美国教育质量空前的关心。(50)

这两件事是相互联系的。进入 80 年代之后,美国几乎“处于大萧条以来又一次最严重的衰退时期”,美国的经济在一些后起的发达工业国家(如日本,联邦德国)的挑战下,在国际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作为美国工业强项

的汽车、电子工业,在日本的竞争下衰弱下来;甚至象南朝鲜这样的小国, 也竟然在一些家用电器产品上侵占起美国市场来了。这使美国人感到确实“处在危急之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劳动力的素质、国家的教育质量之类的问题,又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学校教育又一次成了替罪羊。舆论、对中小学教学水平太低,课程内容落后,每学年课时过少,每天作业量过轻,学生学习松散,学校不注意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等问题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同时,强烈呼吁必须改革美国教育,提出要“使大部分学校毕业生达到长期以来被认为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的程度,把大众化教育提高到优秀的标准”。于是在 80 年代爆发了一场空前规模的改革浪潮。这场改革从一开始就要求师范教育根据“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目标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提高师资培训的水准。(51)(52)

  1. 师范教育面临的问题

从 1983 年之后提出的 300 多份不同的教育报告书所提出的批评来看,

80 年代美国师范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师范生来源不佳,他们大多来自中学毕业生和学院毕业生中最差的四分之一;(2)出现了又偏重教育课程的倾向,在师资培训过程中往往以牺牲学科为代价来加强教育课程,在未来小学教师的培训中更是如此;(3)目前学校教师的工作条件和工资待遇太差,不能吸引最有才华的学生进入教学专业行列;(4)教师在学科领域准备不足;(5)师资短缺日趋严重(53)。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教育与师范教育的质量;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 使得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战后“婴儿激增(Baby Boon)”趋势结束, 70 年代只有少量教师被雇佣,这造成了目前学校教师的平均年龄上升,近乎退休年龄的教师增多; 许多学区面临的形势是在今后几年内有一半的教师将需替换。另一方面,“婴儿激增”期出生的孩子已达入学年龄,学龄儿童数激增,对新教师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这使美国公立学校的教师队伍又重新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且据预测这种局面还要维持相当一个时期。预测到 1990 年,全美国大约需要

补充 100 万新教师。短缺的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西班牙语、法语以及小学各科。美国近年内移民增多,少数民族教师也将严重短缺。缺这么多的教师,依靠目前有限的师范教育规模,在短期内是无法解决的。在要求提高师范教育水准的呼声下,在教师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如何发展师范教育,这确实是目前放在美国师范教育面前一个十分紧迫而又十分棘手的问题。(54)(55)

二、改革的进程1.提出改革方案

为了配合旨在全面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学校教育改革,解决上述师范教育发展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80 年代中期开始,一些以师范教育改革为主题的研究报告书,在联邦教育部、各私人基金会和专业团体协会的资助下纷纷出笼。联邦教育部、国家教育研究所、福特基金会、休莱特基金会、利利·恩道门有限公司以及得克萨斯大学教育学院资助的“优化师范教育委员会的报告书《变革师范教育的呼吁》(简称《美国师范教育学院协会报告书》①,1985

① 由于“优化师范教育委员会”的实际组织者是“《美国师范教育学院协会(AACTE)”,因此而得名。

年),卡内基基金会资助的“教育与经济讨论会”提出的报告书《以 21 世纪的教师装备起来的国家》(简称《卡内基报告》1986 年),福特基金会、约翰逊基金会、纽约卡年基公司、纽约时报基金会及联邦教育部等资助的“霍姆斯协会”的报告书《明天的教师》(简称《霍姆斯报告书》, 1986 年) 是三个最有影响的报告。它们尽管侧重点不同,但都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在师资短缺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改革以提高师范教育质量”的问题。从三个报告提出的改革方案中,可以看出这样一个改革的思路。

  1. 以高标准、高水平求专业地位的提高

从历史的经验教训出发,这三个报告书部反对在现有的条件下用传统的办法——即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求得师范教育数量发展的方法——解决目前已存在而且将日趋严重的师资供求矛盾。其理由主要有三:他们认为,长期以来教师的社会地位之所以很低,很难吸引有才华的青年人,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的专业地位低下,而这种专业地位的低下,是与长期以来采用那种“以降低教学专业入学标准、毕业标准和就职标准来迁就师资短缺需要”的做法分不开的。此其一;他们认为,尽管那种传统的做法也许一时能在某种程度上帮助缓解师资供求紧张的矛盾,但紧接着却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给大批不合格的教师补课,以求达到合格的教师最起码的标准。此其二; 他们认为即便如此,那种传统的做法也未必在今天行得通,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在各行各业对优秀人才的高度竞争下,如果不提高教学的专业地位, 那么教师这个行业将会日益失去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如果继续采用那种传统的做法,势必会使滥竽充数的现象再生,而且会使教师的专业地位更低,从而更吸引不了优秀人才,最终会使教师市场的情况变得更糟。此其三。因此他们认为,只有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56)(57)(58)

那么,如何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呢?简言之,就是提高并严格掌握师范教育的入学和毕业标准,提高并严格掌握教师的就职规格。为此,三个报告书都提出要把教师的教育专业训练建立在学理学士学位的基础之上。《霍姆斯报告书》提出,大学里本科的教育专业必须取消,把五年制“教学文硕士学位”作为真正教师专业证书的必要条件。《卡内基报告》提出,干脆取消教育专业的学士学位,把师范教育的修业年限延至六年,后两年为教育专业课程,强调以现场教育实习为主,结合学习教育理论。(59)

  1. 以专业地位的优越求社会地位的提高

《卡内基报告书》指出,“假如我们不努力使教师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职业的话,提高教师就职标准和改进教师专业训练是无济于事的。”(60)我们知道,教师的专业地位与社会地位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没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保证,就吸引不了有真才实学的人从事教师的职业,也难以稳定原有的教师队伍;但是,如果教师的专业水平与地位没达到应有的高度,那就无法得到社会的承认,自然也就不可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因此,这三个报告书依据历次师范教育改革都未能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上有所建树的教训,提出师范教育不能坐等其社会地位自然而然地提高,作为教学专业本身应着眼于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从专业上体现师范教育和教师的地位以及教师劳动的价值,这才是教学专业的有所作为之举。为此,三个报告书提出通过改造教师专业队伍的结构,改善教学所需的专业环境与工作条件,来体现教师专业的优越性,以期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卡内基报告书》提出,假如学校想成功地与医学、建筑和会计等专业行业竞争,那么,就应该在教师工作的关键问题上给予他们相应的专业自主权,这包括根据州和地方政府的要求,教师应该在教材教法的使用,教职工聘用结构,学习和学生作业的安排,顾问的聘用以及学校资源的分配使用等方面拥有决定权,至少应有强有力的影响。此外,为了使专业教师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计划、讨论和研究教学改革以及其他一些专业问题,学校应该为他们配备辅助人员和提供技术服务,使教师从事务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这就需要对现有的学校教职人员职能结构进行彻底的改革。《霍姆斯报告书》为此设计了一个由初级教师、专业教师和终身专业教师组成的三个教师证书制度,进行专业分工,以增加教学作为一个专业的吸引力。

为了防止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受到校内官僚主义的侵犯,《卡内基报告书》还提出要改革目前这种更适用于商业和政府的单一学校领导体制,他们建议创建同事式的学校机构,在这种学校中,教师可以雇佣管理人员而不是管理人员雇佣教师。他们认为,这样才能使学校成为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专业特长,有利教师提高专业水平的场所,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教师在专业上的优越性,从而博得社会承认,达到提高社会地位、吸引大批有才华青年的目的。

  1. 提高专业水平要落实到课程改革

《霍姆斯报告书》指出,教学要提高自身的专业地位,只能靠提高学生的成绩水平,深化学生的学习;同样,师范教育要提高自身的专业地位,只能靠颁发反映最高水平和最严格训练的名副真实的教师证书。提高师范教育和教师的专业水平,最终要落实到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改革中既要提高文理基础知识和学科知识的水平,又要提高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这三个报告书都较具体阐述了对这种旨在提高师范教育专业水平的课程改革的设想。

这三个报告书所阐述的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设想,可概括成以下几个要点:(1)加强文理课程的完整性、连贯性和成熟性;(2)强调掌握任教学科的目的、来源和结构;(3)建立文理课程及学科课程的教育学基础;(4) 把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5)加强学科教育学的研究;(6)加强对教师学习过程的研究;(7)加强对评价教学过程及评价教师工作表达的研究;

  1. 加强大学与中小学校的联系。2.目前的改革趋势

这三个报告书的公布,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尽管人们对报告书中所提出的具体建议褒贬不一,争议很大,但对这些报告书所提出的改革思路还是普遍赞同的。许多州教育当局与师范院校,根据自己的实际取舍那些改革建议,并在现有的条件下积极地开展改革实验。目前的这场改革尚在进行之中,其趋势还仅仅集中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注重提高和保持师范教育计划的入学标准。全国师范教育认可埋事会最近对师范教育的入学标准新加了两个要求:一是在总分为 4.0 的考试记分表上,师范教育入学者的平均积分点必须达到 2.5;二是必须对师范教育入学者进行能力测试。现在,越来越多的州在师范教育的入学上增加了能力测验。

  2. 教育学院也增加了对师范生的检查,以了解学生完成师训计划的进展情况。这包括:检查平均积分点,现场经验评估,教师的评估,对教育课

程和主攻课程的学习加强测验。

  1. 不少教育学院实施“延长修业年限的”师范教育计划。这些师训计划有些指望得硕士学位,有些则否,但它们都把教师职前培训的年限延长到5~6 年。在有些师训计划中,前四年不再安排教育课程;在另一些师训方案中,尽管教育课程在前四年就安排,但要获得证书,必须完成“延长年限的” 师训计划。

  2. 大多数州要求时间更长的学校内部教师见习期。

  3. 有些州已经制定了“旨在帮助新教师头几年专业发展”的计划。全国师范教育认可理事会最近也把这一点作为大学、学院获得认可的条件,并规定全国师范教育认可理事会认可的学院必须在其专业领域跟踪新教师,尽力在新教师第一年的教学活动中给予他们帮助与支持。

这一场改革浪潮还在进行之中,美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在专业化道路上到底能走多远,这场改革到底能否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解决日益严重的师资供求矛盾,尚不能知,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但是,不管结果如何,这种师范教育专业化的探索以及从新视角对老问题的接近法,对师范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无疑是有益的;后对各国师范教育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