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脱盲·

“文化脱盲”与我们寻常说“脱盲”(或“扫盲”、“扫除文盲”)意思不一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脱盲”指广大人民一般能读会写,如能读通俗读物,看普通报刊,写信、圈选票和填写表格等。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功能性脱盲”(functionalliteracy ),通常认为应具有小学五年级或六年级的程度。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知识的加快增多,人们的知识视野也越来越宽广了。现在有了所谓“扫科盲”,即要求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 “扫[计算〕机盲”,要求会用电子计算机,甚至“扫法盲”,不一而足。

“文化脱盲”这个观念是美国小赫希(E,D,Hirsch J.)提出来的。1987 年他出版《文化脱盲:每个美国人需要知道的东西》一书,详细地论述了他的主张。什么是“文化脱盲”呢?按赫希的理论假设,就是具有共同背景的信息。他具体指出了美国学生文化知识水平低下的事例,如历史和地理知识贫乏,引起了民族文化素质下降。他认为今天科学技术进步极快,信息

传递非常迅速,社会与文化结构日益繁复,人们的交往更加密切。在现代社会中,具有的共同背景信息越丰富,越有利于人们对付新的恩,文化脱盲是英文“cultutal lilteracy”一词的译语。 “tIlteracy”一词在一些英丈词典中释义为“识字”、“能读能写”,也可以说“脱盲”。“文化识字” 或“文化能读能写”都不太顺,意思模糊,故译为“文化脱盲”,供商榷。

——笔者维,新的事件,新的挑战。背景信息丰富表明文化水平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对学生来说,掌握了必要为文化背景信息,阅读速度就快,理解也就更深刻。至于美国学生文化素质下降的原因,赫希认为主要是美国学校的课程支离破碎。因此他呼吁进行教育改革,着重改革课程和教材,主张设“广博课程”(exteL-sive curriculum)和“集约课程”(intensive currlculm),在给予学生的知识上,做到傅约兼顾。实际。上,就是大大扩大学生的文化知识面,包括宗教、小说、语言文学、美术、历史、地理、政治、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商业、经济、自然科学、医学卫生、技术等领域。总之,整个文化领域的知识都包括在内。这远远超出了寻常说的“脱盲”

(实际上是阅读脱盲)的范围。当然,需要指明,赫希所说的文化是指西方文化。他认为美国一般人不掌握这种文化,整个民族就是“没有灵魂的”。为达到这个目标,赫希建议改革阅读课程,将从幼儿园到八年级(即小学阶段,美国有些地方尤其农村仍采用八年制小学)的阅读材料转到以现实知识和传统知识为基础,编写按年级顺序划分的“核心知识”教材,规定在三个年级,即五年级、八年级和十二年级,进行全国性综合知识测验。1988 年出版了他编的《文化知识词典》,收词目约 7500 条,井附 250 余幅插图。词目大致分为三类:第一,当代世界一个文化脱盲者(literate)都应了解的基本文化知识的词条,第二,英语国家脱盲者进行国际交流必备的基本词汇, 第三,美国人特有的基本词汇,如“人权法”(Human RightsAct)。[南北战争后美国南部的〕“重建”(Reconstruction)。

赫希的“文化脱盲”提出后,在美国引起了全国的反响。看法并不一致。如有人认为赫希说的“具有信息”并不能成为文化脱盲的明确特征。如果是那样的话,电子计算机就会成为比人更好的脱盲者了。不能把计算机视为文化脱盲者这点充分说明一个关键事实,就是,这样的脱盲是人的属性(human attrlbute)。因此,认为“文化脱盲”应该被界定为在一定程度上强调抓住所知道的东西的重大意义并很好使用它的极端重要性。一个脱盲了的人是善于用他知道的关于文化的东西去理解自己并丰富生活的人(17)。

从今天一个人的知识面不能太狭窄,不能以极端实用主义的态度看待知识的角度看,要求“文化脱盲”是不无它的一定意义的。前此,美国曾掀起“回到基础去”的运动,让学生编年地阅读英美文学作品。这未免矫在过正了,增强了美国教育上一些保守气氛。“文化脱盲”结果怎样,还有侍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