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地方高等教育的重点问题

我国地方(主要指省)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哪些门类为重点呢?我以为, 重点门类应为三个:农业,师范,医学。何以言之,曰:农业关乎人民饥饱, 师范关乎人民智愚,医学关乎人民强弱,语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又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所以说提高全体人民的食品、教育和卫生保健水平的农业、师范和医学三个门类的教育,是固本的三要端,洵不为过。

农业关乎人民饥饱。我国十一忆人口吃饱吃好,关系到人民的体质,是一个特别重大的问题。解决民食问题,就要发展农业。但怎样发展农业呢? 无疑要靠使农业现代化,科学化,推广农业科学知识,科学地种植、收获、加工等等。这一切非发展农业教育不可。

师范关乎人民智愚。人民唯有受到适当的良好教育,他们的聪明才智方能发挥出来。在现代国家中,无论是它的政治生活,还是经济社会生活,往往都需要它的人民有一定知识。充任教师,原来并不要有什么专业训练。上一世纪,一方面由于教育大大发展,社会对教师的需求量激增;另一方面, 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取得进展,使担任教学工作要有一定的专门训练。教学

(teaching)成为一个“专业” (professiol1)。于是出现师范教育。医学关乎人民强弱。人民体质好坏,除食物和体育运动外,医药卫生是

重要的一面。医学教育是自有大学以来最古老的三个专业之一,比农业教育和师范教育的历史悠久得多。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谕的。

让我们来看看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道路吧。上一世纪美国公立(州立) 高等教育发展之际,是沿办立实用性很强的各类院校的方向前进的。率先大力开办的是“农业与机械学院”。这种学院因为是用联邦拨给的土地办起来的,所以在美国教育史又称为“拨地学院”。1862 年通过的《摩雷尔法》规定:支持每州至少办 1 所农业与机械学院,按参议员和众议员每名三万英亩给州拨联邦公共土地,用作开办这种学院的经费。1850 年美国有学院 150 所, 其中仅 1 所培养农学家。 1862 年也只有 6 所学院办有这种教育。可是在《摩雷尔法》推动下,共开办了 68 所“拨地学院”。当时,美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需要更多的商品粮食和食物供应,需要更多的农产品原料。发展农业成为急需。而农业教育的发展给了农业经营很大的帮助。今天,美国一个农人

(farmer )生产的粮食,可养活 50 个人,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高,其农业教育功不可没。所以,美国开办:“拨地学院”发展农业教育,不能不说是一个有相当卓识远见的措施。我觉得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值得温习的经验。

其次, 19 世纪美国随着它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并认为教师需有一定的培训,开办了“师范学校”,这种教育机构是仿效普鲁士的裴斯泰洛齐式的“教师训练学校”的,被视为只是中等教育水平的。到 19 世纪末,美国的许多“师范学校”改为“师范学院”。一方面,是因为中学增多了,使得师范学校招生改为要中学毕业文凭,改变成四年制学院,给毕业生学士学位。另一方面,随着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人们认识到要搞好教学工作,须得对教的对象(儿童)有所了解,于是开展“儿童研究”,有了一系列教育学科。从事教学这一行的人要有四年本科水平的培训。总之,师范教育的概念发生了改变,“师范学校”升格为“师范学院”。后来,美国的“师范学院”改成州立学院或州立大学,从单一师范门类的院校变成多重宗旨的高等教育机构,这是美国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实际需要的结果。变成州立大学后,大多数大学仍设有教育系科或学院,进行师范教育,培养师资。所以尽管美国现在单独的师范学院很少了,而师范教育并未削弱,更未取消,只是改变了方式, 即加强了文理学院与教育学院之间的合作。我们知道,美国文理学院教授即学人(Lacademiclans)与教育师范学院教授即教育学家(educationist ) 之间长期存在龃龉。“我们不是教学科,我们是教儿童。”这是教育学家的主张,注重方法。“凡是真正知道他的学科的人就能够教它。”这是学人(教材专家)的主张,注重在内容。这成为师范教育上一 个争论。科南特说这种争论是“权力斗争”.就是每方都企图把培养教师的权力抓在手里。他承认他原来作为化学教授赞成后一种主张,及至他调查美国中学教育和师范教育后,看法有所改变,认为两方面应合作。因此美国师范教育成为四年文理本科教育,加上教育研究生院一年教育学科及实习的训练,授予教育硕士学位, 成为合格的中小学教师。我们不存在文理学院与教育学院“权力斗争”的情况,但轻视师范教育或多或少是有的。我们的师范教育改革主要是把师范教育水平提高,逐步升格为师范(或教育)学院,把原有师范学院(大学)办好,不要把“师范大学”搞成为盲目的“综合”大学,分散力量。

再次,我们看看美国的医学教育。本世纪初美国的医学教育是很混乱的, 水平不高。1910 年弗莱克纳斯(Flexner)由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资助, 对医学院(medical schools)进行了 调查。他提出的报告,建议所调查的 154 所医学院中, 120 所因训练差,水平低,招生不要有中学文凭,应予关闭。他严励批评了医学教育,帮助迅速取消那些差的学校,并建议了以科学为基础的课程,迅即为大学医学院采取,造成了美国“医学教育上真正的革新刃。这可谓一次大整顿。弗莱克斯纳的改革产生了明显的成效。美国医学协会(American MedicaI Assoclatlon)将美国医学院分为甲乙丙三等。到 1930 年只有三所医学院为乙等,六所为丙等了。这表明美国医学教育有大的改革和提高。

从别国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中,看看他们着重抓些什么,又是在什么情况下抓的,往往会得到很有效益的启发。相反,搬一些形式上的东西来仿效, 业没有多大意思,多大帮助。譬如,世界上大学有好几个模式。美国大学的模式,我们知道,是必须有文理学院,有研究生院,至少有一所“专业学院”,

现在它的很多专业学院已是研究生院了,就是说,不是本科水平,而是研究生水平了,这就是我们称之为的“综合”。一段时间来,我们的高等院校也忙于办成有多所学院的“综合”大学,许多专业性院校也纷纷热衷于办“文科”。究竟有没有这种必要呢?我们的高教研究机构可以进行些调查研究, 作出分析,以便找到有中国特色的高等院校模式。我总以为,明确的培养目标,稳定的经费来源,合格的师资人选,是办好一所高等院校的关键。最主要的是人选,因为一所高校的地位、声誉、成绩和贡献,是看它开设的课程的水平,培养出来的人才的质量。有没有好多所学院,有没有文科是次要的。现阶段我们发展高等教育,也许办小型的以教学为主的学院还适宜些。因为容易办,小的地区也办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