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军队的基础在士兵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毛泽东根据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提出了“军队的基础在士兵”的著名论断,明确了士兵是人民军队的主体,是军队战斗力的基本因素,从而在如何看待士兵的地位和作用这个军队管理教育的根本问题上,划清厂两种不同性质的军队界线,确立了新型人民军队管理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对待士兵的根本态度决定着军队管理的基本方法。一切反动的旧军队, 从唯心史观出发,视士兵为群氓、为奴隶,把他们当作为剥削阶级卖命的工具,实行残酷的压迫和奴役。在这些军队里,官兵之间是一种欺辱和被欧辱、压榨和被压榨的关系,相互间只有积怨和矛盾,没有团结和爱护,这种充满敌意管理的军队不可能焕发出强大的战斗力。而我军之所以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为一支所向无故的新型的人民军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端正了对士兵的根本态度。毛泽东曾经指出:“很多人对于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弄下好,以为是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或根本宗旨)问题,这态度就是尊重士兵和尊重人民。从这态度出发,于是有各种的政策、方法、方式。”(《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二卷,第 341 页)正是队这一基本思想出发,才产生了“官兵一致,政治平等”,“依靠群众,发扬民主”等基本原则,实行了群众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最基本的管理方法,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士兵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正如毛泽东指出的: “同样一个兵,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很勇敢,就是民主主义的影响。”(《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一卷,第 29 页)

士兵在军队主人翁地位的确定,使部队战斗力产生质的飞跃。军队是一支由士兵群众为基础组成的武装群体,它担负的一切任务,归根结底是依靠广大士兵群众来完成的,士兵不仅是完成各类任务的基本力量,而且也是军队战斗力的活的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音只要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士兵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自觉服管的意识,只要把这种积极的动力凝聚起来,就一定会形成无往而下胜的战斗力。这一点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都是被实践所反复证明了的。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军队的基础在士兵”的思想,从根本上端正对士兵的态度,充分发动士兵群众、依靠士兵群众,做好基层管理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