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行军地家联教共管的意义

部队管理教育与发挥地方党政机关、军人家庭的作用紧密结合,是部队现状和社会发展对管理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一)军人身份的多重性和军旅生活的有限性,决定了实行军地家联教共管的必然性

每个军人既是部队的指战员,在家庭中又是子女、丈夫或者妻子·他(她) 们的思想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大部分青年战士在部队服役只有 3—5 年的时间,而他们入伍前在家庭和社会上生活了 20 年左右, 或迟或早要退出现役、走向社会。目前大部分干部、志愿兵和妻子、父母都是两地分居,更增加了军人对地方和家庭的依赖牵挂。这种客观上千丝万缕般的联系,决定了加强管理教育工作,必须从每个军人最基本的需求入手, 实行军地家联教共管。

(二)青年官兵社会阅历日趋复杂和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决定了实行军地家联教共管的必要性

一部分青年官兵入伍前社会经历比较复杂,理想追求志向减弱,世俗生活享受意识变浓;集体荣誉感淡化,哥们义气增强;组织纪律观念淡化,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思想有所抬头。他们在部队管理教育中有时听不进领导的劝告,而愿意接受来自于社会和家庭的点拨,有时干部骨干几天的思想工作不如对象的一句话、家里的一封信和朋友的一个电话管用。这就要求我们在管理教育中既要从打牢官兵的思想基础入手,加强内部的治理,同时,还要善于借助来自地方和家庭的影响,共同做好管理教育工作。

(三)一些军人家庭的“后拉力”不断增大,增强了实行军地家联教共管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就业渠道的多元比和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一些家庭送子参军的动机发生了变化,对子女在部队的期望也有了新的标准。有的家长看待子女的进步只片面地看是否入党立功,是否学到了技术,而忽视了根本素质的提高;有的家长不注重教育子女靠实干求进步、求提高,而是想方设法托熟人、走后门来实现个人目的;有的不想让子女在部队经受艰苦环境的磨练摔打,想着法子为子女调换单位;有的不愿使子女受到严格纪律的约束,向部队发假电报、出假情况要求子女回家;还有少数家长,子女有了问题不是协助部队一道去做工作,而是包庇袒护,开脱了事,等等,给部队管理教育工

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解决好这些问题,变“后拉力”为“助推力”,必须依靠地方党政机关和军人家庭共同做工作。

(四)现代社会信息和交通的快捷性以及军人交际的广泛性,增强了实行军地家联教共管的紧迫性

原来干部战士和家庭、朋友的联系主要是通过信函、电报等比较单一、迟缓的通信手段来实现。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交通工具的发展,国际国内直拨电话随处可订,邮政快件几天内就可到达,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班次增多,四通八达,出租车随叫随到,交通运输呈全天候、全方位、高速度、直达式,加之社会流动人口大大增加,军人家庭、社会和营区内发生的事情可迅速互相传播,一方面增加厂军人与社会、家庭的广泛联系,减少了军人思亲恋故之情,另一方面,干扰了部队正常工作生活秩序,分散了军人安心工作的精力,影响了部队的稳定,一些官兵的亲友来部队驻地打工,一些退伍军人滞留和“倒流”部队驻地,所有这些,都决定了做好管理教育工作,必须发挥地方和军人家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