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广东省化学标准化考试试点

为了探索我国高考标准化之路,国家教委将广东省确定为实行高考标准化的试验区,在 1985 年先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标准化考试试验;1986 年,试验扩大到英语、数学、物理三科;1987 年,又在广东省首次进行了化学科标准化考试试验。

这次试验按照标准化考试的要求,并结合广东省和中国的实际,制订并比较严格地实施了符合标准化考试特点的试验工作程序,主要内容和特点包括:

  1. 制定考试大纲。

以化学教学大纲、统编教材和高考的目的要求为依据,确定考试的目的、范围、内容、方式、规格以及评分计分方法等。试题分一卷和二卷,一卷全部是四选一的选择题,满分 70 分,答卷用答题卡,由计算机评分计分;二卷

全部为简答题或填空题,满分 30 分,由教师手工评分计分。考试大纲提前半年向社会公布。

  1. 编制命题双向细目表,如表 6-2 所示。

表 6-2 1987 — 1990 年广东省化学高考标准化中的细目表考查目标

考查目标考查内容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综合

探究

合计

基本概念与理论

1

13

9

7

2

32

元 素 化 合 物

3

5

6

5

2

21

有 机 化 合 物

1

5

3

4

2

15

化 学 计 算

3

4

8

15

化 学 实 验

1

6

2

6

2

17

合 计

6

32

24

30

8

100

  1. 建立试题库。

在省内广泛征题,经指定专人评估或编入试题在观察点试测后,存入计算机。

  1. 命题与试测。

编制了三份测试题,在全省观察点试测,测后将难度低、区分度差(0.20 以下)的项目淘汰,保留合乎质量要求的题存入题库。

  1. 建立分数解释常模。

以观察点的三次试测结果分析为依据,估计和控制试题的难度(平均分)

和标准差,对学生的正式考试成绩用 T 分数报告。原始分数转换为 T 分数的公式是:

T=KZ+C

X − X

其中,Z为标准分,由Z =

S 得到(X为原始分数,X为平均分,

S 为标准差); K=max[S]+1,这里的 max[S]为标准差的整数最大值;C 是常数,按平均分确定。实测X = 59.0,S = 12.6,所以K = 14,取C = 60。原始分数转换为 T 分数之后,考生的分数分布更接近正态,有利于选拔。

  1. 分析考试质量。

分析结果表明:一卷、二卷和全卷的考生分数分布都比较接近正态,稍呈负偏态;分数经 T 转换后,68 分以上考生人数百分比与该省高校新生录取率相同;试题区分度良好;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比例恰当,在认知领域里的能力考察层次分明、比例合理、项目难度分布适当。一卷题量稍多,难度稍大,答卷时间不够充裕,二卷则题量尚可,但难度不够,答卷时间稍多①。

国家教委考试中心负责人指出:广东省的试验表明,“我国高考完全可以实行标准化,但我国高考标准化不应照搬美国的具体形式(如全部用选择题);我国应当也完全可以在总结传统考试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外国考试的长处,创造适合中国国情的标准化考试(如主客观题型结合)。广东的试验还表明,实现标准化以后,高考可以成为科学、合理、稳定的考试。这是科举以来,我国考试形式上的重大改革和突破。它有利于克服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而造成的某些弊病;有利于克服押题、死记硬背等现象;有利于中学生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①由此可见,高考的标准化将是今后相当长时期的高考改革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