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

学生完成实验的时间分布于 16—34 分之间,各个时间段的人数分布如表8-9。

表 8-9 按学生完成实验时间分组统计结果

时间段

(分)

16 — 18

18 — 20

20 — 22

22 — 24

24 — 26

26 — 28

28 — 30

30 — 32

32 — 34

人数

(人)

5

7

12

14

16

18

27

6

2

学生完成实验所用的平均时间为 26 分 44 秒,标准差为 5 分 11 秒。

现将学生在各个时间段的人数分布按照完成实验时间由长到短的方向作直方图如图 8-1。图 8-1 学生完成化学实验时间分布直方图从图 8-1 不难看出,学生在完成实验所需时间上的人数分布接近正态。我们认为,这一结果是十分有意义的,它反映了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水平的实际状况,说明学生完成化学实验操作的时间能够表征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的技能水平,可以作为评定学生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水平的有效指标之一,为我们找到合理评定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水平的方法提供了实践基础。

从上述认识出发,我们提出,可以根据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操作的正确程度和完成实验操作所需要的时间两个方面的指标,综合评定学生的实验操作成绩 X。即按下式计算:

X=a·Xc+b·Xt ( 式 8-1) 式中,Xc 为学生的操作成绩,Xt 为学生的时间成绩,a,b 为两种成绩的

权重系数。

学生的操作成绩 Xc 可以将实验的每个具体步骤赋予一定的分数值,然后按照实验考察记录卡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过程直接评分,或是按照学生完成正确操作的百分率而评分;学生的时间成绩 Xt 可根据学生完成实验操作所需要的实际时间,先将其转化为标准时间,然后再转化为时间成绩。即按下式计算:

Xt =

Ti − T平均St

  • c + d

(式8 - 2)

式中,Ti 为学生 i 完成实验所用的实际时间,T 平均和 St 分别为被测学生组完成实验的平均时间和标准差,c,d 为常数,其作用是将分数变到常规范围之内。

式 8-1 和式 8-2 中的常数 a,b,c,d 可根据测试的具体目的和被测学生的具体情况而设定。例如,当我们强调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时,a 值要适当大一些;而当我们注重实验的熟练程度时,b 值则可规定得高一些。式 8-2 是参照标准分的转化公式而得,其中 c 值一般取 10,d 值可根据 Ti 的分布范围,使 Xt 的值接近并小于 100 即可。

例如,某学生的操作成绩为 85 分,完成实验的时间为 29 分 10 秒,即1750 秒。T 平均=26 分 44 秒=1604 秒,St=5 分 11 秒=311 秒。设 c=10,d=75, 则

X = 1750 − 1604 × 10 + 75 = 79.7

t 311

再设 a=0.6,b=0.4,则

X=0.6×85+0.4×79.7=82.9

即该生实验操作技能水平测试的最后成绩为 82.9。

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按照式 8-1 和式 8-2 所得出的评定结果与教师平时观察结论有较好的一致性。

我们认为,学生完成化学实验的时间与其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直接相关,因而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实验操作的技能、技巧水平;对学生完成实验时间的测量比较客观、准确且易于实现。所以,学生完成实验的时间能够作为评价学生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水平的有效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