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债券的定义和特征

(一)债券的定义

债券是发行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并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它反映的是债权债务关系。债券的定义包含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一, 债券是由债务人出具(或发行),债务人就是债券的发行人,是借入资金的经济主体。一般来说,通过发行债券筹措资金的通常是政府、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公司企业。其二,债券是由债权人购入的,债权人也就是债券投资者,是出借资金的经济主体。政府和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事业单位、公司企业、各类基金、居民是主要的债券投资者。其三,债务人利用他人资金有一定条件,即需要承诺在一定时期付息还本。其四,债券不仅反映了债券发行者和债券投资者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而且是这一关系的法律凭证。如果双方由此借款筹资行为发生纠纷,债券就是一种法律依据。

(二)债券的票面要素

债券作为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一般是用具有一定格式的票面形式来表现。通常,债券票面上的基本要素有四个:

  1. 债券的票面价值

在债券的票面价值中,首先要规定票面价值的币种,即以何种货币作为债券价值的计量标准。确定币种主要考虑债券的发行对象。一般来说,在国内发行的债券通常以本国本位货币作为面值的计量单位;在国际金融市场筹资,则通常以债券发行地所在国家的货币或以国际上通用货币为计量标准。此外,确定币种还应考虑债券发行者本身对币种的需要。币种确定后,还要规定债券的票面金额。票面金额大小不同,可以适应不同的投资对象,同时也会产生不同的发行成本。票面金额定得较小,有利于小额投资者购买,持有者分布面广,但债券本身的印刷及发行工作量大,费用可能较高;票面金额定得较大,有利于少数大额投资者认购,且印刷费用等也会相应减少,但却使小额投资者无法参与。因此,债券票面金额的确定也要根据债券的发行对象、市场资金供给情况及债券发行费用等因素综合考虑。

  1. 债券的偿还期限

债券偿还期限是指债券从发行之日起至偿清本息之日止的时间。各种债券有着不同的偿还期限,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十年,习惯上有短期债券、中期债券和长期债券之分。发行人在确定债券期限时,要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 主要有:第一,资金使用方向。债务人借入资金可能是为了弥补自己临时性资金周转之短缺,也可能是为了长期资金的需求。在前者情况下可以发行一些短期债券,后者情况下可以相应地发行中长期债券。这样安排的好处是既能保证发行人的资金需要,又不使其因占用资金过长而多承担利息。第二,

市场利率变化。债券偿还期限随市场利率情况而相应选择有助于减少发行者的筹资成本。一般来说,当未来市场利率趋于下降时,应发行期限较短的债券,这样可以避免市场利率下跌后仍负担较高的利息;而当未来市场利率趋于上升时,应发行期限较长的债券,这样在市场利率趋高情况下保持较低的利息负担。第三,债券变现能力。这一因素与债券流通市场发育程度有关, 流通市场发达,债券容易变现,这样购买长期债券无资金转换之忧,长期债券的销路就可能好一些;如果流通市场不发达,投资者买了长期债券而又急需资金时不易变现,长期债券的销路就可能不如短期债券。

  1. 债券的利率

债券利率是债券利息与债券票面价值的比率,通常年利率用百分数表示。债券利息对于债务人来说是筹资成本,利率高则负担重,利率低则负担轻;反过来,债券利息对于债权人来说是其投资收益,利率高则得益大,利率低则得益小。因此,利率成为债券票面要素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债券利率有多种形式,如单利、复利或者贴现方式等。债券利率亦受很多因素影响,主要有:第一,借贷资金市场利率水平。市场利率普遍较高时,债券的利率也相应较高,否则,投资者会选择其他金融资产投资而舍弃债券;反之,市场利率较低时,债券利率也相应较低。第二,筹资者的资信。如果债券发行人的资信状况好,债券信用等级高,投资者的风险就小, 债券利率可以定得低一些;如果债券发行人的资信状况差,债券信用等级低, 投资者的风险就大,债券利率就需要定得高一些。此时利率差异反映了风险的大小,高利率是对高风险的补偿。第三,债券期限长短。一般来说,期限较长的债券,流动性差,风险相对较大,利率应该定得高一些,而期限较短的债券,流动性强,风险相对较小,利率就可以定得低一些,不过,债券利率与期限的关系是较复杂的关系,它们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有时也能见到短期债券利率高而长期债券利率低的现象。

  1. 债券发行者名称

这一要素指明了该债券的债务主体,也为债权人到期追索本金和利息提供了依据。

还要说明的是,上面四个要素虽然是债券票面的基本要素,但有时它们也不一定全部都在实际的债券上印制出来。比如,许多情况下,债券发行者是以公布条例或公告形式向社会公开宣布某债券的期限与利率,只要发行人具备良好的信誉,投资者也会认可接受。此外,债券票面上有时还包含一些其它要素,如还本付息方式等等。

(三)债券的性质

债券与股票一样,都属于有价证券范畴。债券的性质一般可以概括为: 1.债券属于有价证券

首先,债券反映和代表一定的价值。债券本身有一定的面值,通常它是债券投资者投入资金的量化表现。另外,持有债券可按期取得利息,利息也是债券投资者收益的价值表现。其次,债券与其代表的权利联系在一起,拥有债券也就拥有了债券所代表的权利,转让债券也就将债券代表的权利一并转移。

  1. 债券是一种虚拟资本

债券尽管有面值,代表了一定的财产价值,但它也只是一种虚拟资本, 而非真实资本。因为债券的本质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证书,在债权债务关

系建立时所投入的资金已被债务人占用,债券是实际运用的真实资本的证书。债券的流动并不意味着它所代表的实际资本也同样流动,债券独立于实际资本之外。

  1. 债券是债权的表现

债券代表债券投资者的权利,这种权利不是直接支配财产,也不以资产所有权表现,而是一种债权。拥有债券的人是债权人,债权人不同于财产所有人。以公司为例,在某种意义上,财产所有人可以视作公司的内部构成分子,而债权人是与公司相对立的。债权人除了按期取得本息外,对债务人不能作其它干预。

(四)债券的特征

通常,债券的特征表述为偿还性、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1.偿还性

偿还性是指债券有规定的偿还期限,债务人必须按期向债权人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债券的偿还性使得资金筹措者不能无限期地占用债券购买者的资金,换言之,他们之间的借贷经济关系将随偿还期结束、还本付息手续完毕而消失。这一特征与股票的永久性有很大的区别。在历史上,债券的偿还性也有例外,曾有国家发行过无期公债或永久性公债。这种公债无固定偿还期,持券者不能要求政府清偿,只可按期取息。当然这只是个别现象,不能因此而否定债券具有偿还性的一般特性。

  1. 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债券持有人可按自己的需要和市场的实际状况,灵活地转让债券提前收回本金。流动性首先取决于市场对转让所提供的便利程度。其次还表现为债券在迅速转变为货币时,是否在以货币计算的价值上蒙受损失。

  1. 安全性

安全性是指债券持有人的收益相对固定,不随发行者经营收益的变动而变动,并且可按期收回本金。与股票相比,其投资风险较小。一般来说,具有高度流动性的债券同时也是较安全的,因为它不但可以迅速地转换为货币,而且还可以按一个较稳定的价格转换。债券投资不能收回有两种情况: 第一,债务人不履行债务,即债务人不能充分和按时履行约定的利息支付或者偿还本金。不同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风险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政府债券低于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第二,流通市场风险,即债券在市场上转让时因价格下跌而承受损失。许多因素会影响债券的转让价格,其中较重要的是市场利率水平。

  1. 收益性

收益性是指债券能为投资者带来一定的收入。这种收入主要表现为利息,即债权投资的报酬。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债券收益可以表现为两种:一种是债权人将债券一直保持至期满日为止,这样,在债券期限内,他可以按约定的条件分期分次取得利息或者到期一次取得利息。另一种是债务人在债券期满之前将债券转让,这样,他有可能获得超过购入时债券价格的价差。理论上讲,如果利率水平一直不变,这一价差就是其持有债券这段时间的利息收益转让形式。但是,由于市场利率会不断变化,债券在市场上的转让价格将随市场利率的升降而上下波动。由于债券的票面利率是相对固定的,一般当利率下跌时,债券的市场价格便上涨;当利率上升时,债券的市场价格则下落。所以,债券持有者能否获得转让价格差或转让价差的多少,要视市

场情况而定。